莆中皱玉价倾城,品第吾何敢妄评。
只恐此非真皱玉,果然是玉亦虚名。
莆中皱玉价倾城,品第吾何敢妄评。
只恐此非真皱玉,果然是玉亦虚名。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巧妙地将荔枝与皱玉相比较,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独特而细腻的观察与感受。首句“莆中皱玉价倾城”描绘了荔枝在莆田地区的珍贵与价值之高,如同价值连城的皱玉一般,引人注目。次句“品第吾何敢妄评”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珍贵之物时的谦逊态度,不敢轻易对其品质进行评价,流露出对荔枝的敬畏之情。
后两句“只恐此非真皱玉,果然是玉亦虚名”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对比,诗人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如果这荔枝真的如同皱玉般珍贵,那么它是否也仅仅因为其稀有而被赋予了虚名?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荔枝价值的深刻思考,也暗含了对世间事物价值评判的反思,即价值的真正所在往往不在于其外在的标签或名声,而在于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荔枝这一具体事物,探讨了价值判断与内在品质的关系,富有哲理意味,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苕溪不遇,却相逢、在白苎城边。
一见飞扬跋扈,挥洒乱云烟。
暂学韩康卖药,知通人、游戏本相兼。
看白狼选胜,赤乌吊古,落叶句尤妍。
不浅莼鲈逸兴,趁秋光、独泛淀湖船。
与尔樽前慷慨,心事两相怜。
寄语吾家双伯氏,溪山何处数流年。
此时只合,高歌痛饮落花前。
吾虽未见,想其人孤峭、其诗幽绝。
踏遍江南江北路,雷洛壮心如铁。
高卧芜城,桃花春雨,啼破黄鹂舌。
请君试看,道傍多少危辙。
回望三十二峰,峰峰奇削,已作多年别。
石上浮邱丹灶在,不禁烟霞肠热。
驱犊晴畦,捞虾暝渚,莫叹生涯拙。
他时相访,共餐芝草岩雪。
天涯蓬鬓,叹如流岁月、今年往矣。
雪竹霜筠生事簿,小立穷交赤帜。
尽典朝衫,难偿酒债。愁拨寒灰里。
残书插架,炊烟一任迟起。
联袂韦曲花新,长杨莺到,乐事翻从此。
老去风光原有数,生受玉河春水。
马埒铜街,珠盘金谷,过眼人如寐。
五湖烟月,潮回虾菜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