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正泻,问江流此水,何年淘净。
露冷三更刚挂起,悄悄半轮明镜。
桂子无声,秋情零落,起把孤舷凭。
阑干北斗,夜潮最入清听。
叹息半载征鞭,愁予渺渺,耐有江山胜。
击节高歌杯酒里,短剑弹来霜劲。
千水千山,一人一月,此意堪谁赠。
青莲何在,扣榜呼之如应。
长江正泻,问江流此水,何年淘净。
露冷三更刚挂起,悄悄半轮明镜。
桂子无声,秋情零落,起把孤舷凭。
阑干北斗,夜潮最入清听。
叹息半载征鞭,愁予渺渺,耐有江山胜。
击节高歌杯酒里,短剑弹来霜劲。
千水千山,一人一月,此意堪谁赠。
青莲何在,扣榜呼之如应。
这首《念奴娇》描绘了长江夜晚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长江正泻”,以长江的奔腾之势开篇,引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问江流此水,何年淘净”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露冷三更刚挂起,悄悄半轮明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月夜图景,月亮如同悬挂的明镜,静静地照耀着江面。
“桂子无声,秋情零落”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凄美,桂花的香气似乎也随着秋风飘散,留下一片萧瑟。诗人独自坐在船头,面对着“孤舷”,“阑干北斗,夜潮最入清听”则展现了他与自然的对话,倾听夜潮的声音,仿佛在寻找心灵的慰藉。
“叹息半载征鞭,愁予渺渺,耐有江山胜”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的疲惫与思乡之情,尽管眼前江山如画,却难以抚平内心的孤独与忧愁。接下来,“击节高歌杯酒里,短剑弹来霜劲”描绘了诗人借酒浇愁,以歌声和短剑抒发心中的激昂与豪情,试图在困境中找到一丝光明。
最后,“千水千山,一人一月,此意堪谁赠”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青莲何在,扣榜呼之如应”则以“青莲”(李白)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希望有人能理解并回应他心中的那份情怀。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清末文人在社会变革中的迷茫与挣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