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游田,云梦薮,莫游田,云梦薮。
樊姬谏,不售矢,不食田中兽。妾愿王,王寿考。
猎贤才,开伯道。
楚国夔龙孙叔儿,非麟非虎非熊罴。
虞丘子,真狐狸。
朝游田,云梦薮,莫游田,云梦薮。
樊姬谏,不售矢,不食田中兽。妾愿王,王寿考。
猎贤才,开伯道。
楚国夔龙孙叔儿,非麟非虎非熊罴。
虞丘子,真狐狸。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楚妃曲》,以楚国历史和传说为背景,通过楚妃的口吻表达了对君王的劝谏和对贤才的期盼。诗中的“朝游田,云梦薮”描绘了早晨出游的情景,可能暗指君王涉足狩猎之地;“樊姬谏,不售矢”引用了春秋时期楚庄王的典故,樊姬以箭矢比喻自己的劝告未能打动君王,暗示了妃子对楚王行为的忧虑。
“不食田中兽”进一步强调了妃子希望君王能放弃打猎,关注民生。“妾愿王,王寿考”表达了妃子对君王长寿的祝愿,同时也寓含着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待。“猎贤才,开伯道”则呼吁楚王广纳贤才,如同古代贤相伯夷之道,以治理国家。
接下来,“楚国夔龙孙叔儿,非麟非虎非熊罴”借用了楚国的神话传说,将孙叔敖比作非麒麟、非猛虎、非熊罴的贤臣,暗示他不同于寻常的勇猛之士,而是具有智慧和才能。“虞丘子,真狐狸”则以狐狸比喻虞丘子,可能是指其机智狡猾,但也可能是赞美其深藏不露的智慧。
整体来看,《楚妃曲》以婉转的言辞,既表达了妃子对君王的忠诚与担忧,也寄寓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社会现实和历史传统的反思。
便重来唱彻后庭花,此愁奈君何。
待斑骓骄赭,琼枝璧月,春影婆娑。
携手神仙眷属,挟弹走三河。
抖擞衣尘去,相对颜酡。
一霎梦梦天醉,恶东风刬地,吹断横波。
把琼思瑶想,收拾任蹉跎。
枉殷勤、缄书三四,较细君、珍重意还多。
只将遍、填膺烦恼,付与悲歌。
夜夜凉蟾,偏照离人色。
者山水登临佳日,难道淹迟。
两度湖心,湖里小艇惯飞飞。
云林一遍,云栖一遍,此外何知。
分明尔我,吟红才调,拾翠年时。
全不许、香车并辔,柔橹双枝。
倚遍雕栏,柳丝鬓影共清池。
扁舟归去,五湖烟水,他日来思。
此钱堪爱,拟持浇杯酒,欷歔同吊。
三百余年无恙否,字迹斑然深窈。
何物迂儒,瞿张殉后,努力如公少。
老天有眼,殷勤贻以相报。
回想惨淡南云,烹龙炮凤,哀史凭谁告。
不信金瓯都破坏,剩这团团完好。
德祐春秋,义熙甲子,并是人间宝。
伤心帝子精魂,那日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