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见、纤腰新柳。一度春来,一番消瘦。
拂面风微,眉儿不展眼儿溜。
桃花轻薄,料知道、侬心有。
客舍别离难,愿更尽、灞橘杯酒。去后。
望征尘渐远,犹把长条在手。
青青一树,将愁绪、向谁分剖。
怎禁得、隔叶黄鹂,掉簧舌、也都成偶。
问飞絮魂灵,能向梦中来否。
可怜见、纤腰新柳。一度春来,一番消瘦。
拂面风微,眉儿不展眼儿溜。
桃花轻薄,料知道、侬心有。
客舍别离难,愿更尽、灞橘杯酒。去后。
望征尘渐远,犹把长条在手。
青青一树,将愁绪、向谁分剖。
怎禁得、隔叶黄鹂,掉簧舌、也都成偶。
问飞絮魂灵,能向梦中来否。
这首《长亭怨慢》由清末民初的画家、诗人奕绘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开篇“可怜见、纤腰新柳”,以柳喻人,柳枝轻柔,如同女子的纤腰,暗示着离别的哀愁与不舍。接着,“一度春来,一番消瘦”则通过季节更替与身体的变化,形象地表达了因离别而产生的身心疲惫与憔悴。
“拂面风微,眉儿不展眼儿溜”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微风与人物的神情联系起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桃花轻薄,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公内心的波动,暗示着情感的微妙变化。
“客舍别离难,愿更尽、灞橘杯酒”则直接点明了离别的情景,借饮酒来寄托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离人的思念。离别之后,“望征尘渐远,犹把长条在手”,即使人已远去,但心中仍留有离别时的柳枝,象征着对离人的牵挂与不舍。
最后,“青青一树,将愁绪、向谁分剖”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愁绪无处诉说。黄鹂的啼鸣,本是自然界中的美好声音,但在诗中却成了加重愁绪的元素,因为它们的“掉簧舌、也都成偶”,即连鸟儿都成双成对,更显出人的孤单。最后的“问飞絮魂灵,能向梦中来否”,则是对梦境的渴望,希望在梦中能够见到离人,寄托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的深刻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