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庭榭枕东峰,终日秋阴一径松。
月到滩心来白鹭,云浮潭面起苍龙。
最宜翠敛前山雨,长是声闻近寺钟。
报捷功名今共闻,时携樽酒访遗踪。
水西庭榭枕东峰,终日秋阴一径松。
月到滩心来白鹭,云浮潭面起苍龙。
最宜翠敛前山雨,长是声闻近寺钟。
报捷功名今共闻,时携樽酒访遗踪。
这首宋诗《东峰亭》是臧诜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水西庭榭枕东峰”点明了亭子的位置,建在水边的西庭,背倚东峰,展现了山水相依的景致。接下来的“终日秋阴一径松”描绘了秋天阴凉的氛围,一条小径穿过松林,增添了幽深和宁静。
“月到滩心来白鹭”写的是月光洒在滩头,白鹭翩然而至,动静结合,富有自然之美。而“云浮潭面起苍龙”则以云雾缭绕的潭面比喻为腾跃的苍龙,形象生动,富有神秘感。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
“最宜翠敛前山雨”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色的变化,雨后的翠绿更加鲜明,增添了生机。“长是声闻近寺钟”则以寺庙钟声的回荡,衬托出环境的清寂与禅意。最后一句“报捷功名今共闻,时携樽酒访遗踪”,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古人功业的仰慕,以及自己渴望追寻前贤足迹,饮酒赏景的闲适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峰亭周边的自然景色,寓情于景,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贫贱难安处,别离更增悲。
经营动北征,慈母待春衣。
短箠驱瘦马,青草牧中嘶。
送行不知远,可忍独归时。
太华物华春,街柳啭黄鹂。
九衢生紫烟,到家使人迷。
知音者谁子,倦客无光辉。
王侯不可谒,秣马兴言归。
岂无他人游,不如我埙篪。
陈书北窗下,此自有馀师。
城头渡可涉,早禾渡可㪺。
试问安用舟,春水三丈馀。
是维一都会,驵侩权征输。
郁郁多大姓,儒冠颇诗书。
以武断乡曲,旧俗小未除。
厌嚣谢近市,斩绝得僧区。
此地美水竹,林明见浴凫。
相追啑菱藻,天乐非世娱。
忆在田园日,放浪友禽鱼。
今来长山邑,忍饥抚茕孤。
出入部曲随,咳唾吏史趋。
形骸束簪笏,可意一事无。
谋生理未拙,仰愧拥肿樗。
曲肱晴檐低,结网看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