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胡绥之雪夜校书图》
《胡绥之雪夜校书图》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万事须定力,热客那得知。

岂独功名际,为学亦如之。

先生性耐冷,一定息百驰。

不裘亦不炉,寒镫炯炯时。

孤神砺朗鉴,蕃变衷群疑。

会心图中见,得力良在兹。

等身书早成,归隐吴山陲。

萧萧落木庵,把臂堪追随。

冷味谁共喻,经师更人师。

愧我尘埃中,强效冰雪诗。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学者夏孙桐所作,题为《胡绥之雪夜校书图》,描绘了在寒冷冬夜中,一位学者静心读书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学者坚韧不拔的求知精神与超然物外的内心世界。

首句“万事须定力,热客那得知”以“定力”点明主题,强调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坚定与专注是成功的关键。接着,“岂独功名际,为学亦如之”进一步阐述,无论是追求功名还是学术研究,都需要这种定力。诗人通过对比“热客”(可能指那些浮躁、急功近利的人)与“定力”,突出了学者形象的高洁与深邃。

“先生性耐冷,一定息百驰”描绘了学者面对严寒仍能保持冷静与专注,这种定力使他能够排除万难,专注于学问。接下来的“不裘亦不炉,寒镫炯炯时”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学者在没有保暖衣物的情况下,仅靠一盏昏黄的油灯,依然坚持学习的毅力。

“孤神砺朗鉴,蕃变衷群疑”使用了“孤神”、“朗鉴”等意象,象征学者在知识的海洋中独立思考,洞察世事,面对各种疑惑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会心图中见,得力良在兹”则表达了通过深入阅读与思考,最终能够获得真知灼见的信念。

最后,“等身书早成,归隐吴山陲”描述了学者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与成就,最终选择归隐山林,享受宁静的生活。这既是对学者个人成就的肯定,也体现了对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萧萧落木庵,把臂堪追随”则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暗示学者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而“冷味谁共喻,经师更人师”则表达了对学者独特见解与人格魅力的敬仰,认为其不仅是知识的导师,更是人生的榜样。

整首诗通过对雪夜校书图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学者的求知精神与人格魅力,也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重视精神修养的价值观。夏孙桐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物特质的深刻理解,将这一场景刻画得生动而富有哲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感事三首·其一

慷慨当官易,蹉跎林下难。

斋心期白首,敢负主恩宽。

(0)

避暑姚馆漫题·其一

邸报传来莫叹呀,长安从昔此纷拿。

飞霜堕雪皆天意,到得东风自放花。

(0)

省躬诗·其八十七

一字歉于中,四座俱回首。

惕兮敬靡忘,勿以为细咎。

(0)

步韵报卢茂才桥梓并致诸友二首·其一

断梗飘飘倚日边,每逢貂使夜为年。

空劳青眼窥亲舍,几向红尘觅性天。

到底袖藏辞绶草,也知囊乏买山钱。

丹心一片从来热,忍过西山酌冷泉。

(0)

赠别绛庠苏小泉广文还秦

天下无真儒,因之无善治。

昔人轸此忧,兴学以为亟。

圣远言既微,士风亦岁异。

终身学校中,不问学校字。

泰运转河汾,小泉振铎至。

卫道如保躬,造士如呼寐。

一朝西其辕,皇皇起众喟。

西方有美人,法堂树赤帜。

行矣共阐扬,斯文应日炽。

遗训芹泮间,有士揭而示。

大道终在兹,谁兮甘自弃。

(0)

题画

翠霭青峰欲上楼,绿杨一带野帆幽。

携琴时向沙边坐,閒对春风数白鸥。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