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
《舟中》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排律

意适大江阔,天空长箔明。

一年收此日,半夜得秋声。

鱼跃忽疑水,舟行不计程。

晚云穿石重,朝露湿衣清。

草色忙归雁,蘋花笑急萍。

岸行人起鸟,野泊月宜情。

山仄风常闪,江寒气更生。

劳劳都莫问,吾重亦吾轻。

(0)
鉴赏

这首《舟中》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描绘了舟行于江上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与哲思。

首联“意适大江阔,天空长箔明”以开阔的视野开篇,表达了诗人乘舟于大江之上,心旷神怡的感受,同时天空的广阔与水面的延伸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辽远的意境。

颔联“一年收此日,半夜得秋声”则将时间与季节巧妙结合,点明了秋季的夜晚,诗人在此刻收获了一年的辛劳,同时也感受到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凉爽。

颈联“鱼跃忽疑水,舟行不计程”通过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的景象,反衬出舟行的自在与随性,而“不计程”三字则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淡然态度。

尾联“晚云穿石重,朝露湿衣清”描绘了日暮与清晨的景象,晚云与石壁相交,朝露湿润衣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中间四联“草色忙归雁,蘋花笑急萍。岸行人起鸟,野泊月宜情”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雁群归巢、蘋花摇曳、岸边行人惊起飞鸟、月下野泊,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生机与和谐,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感悟。

最后两联“山仄风常闪,江寒气更生。劳劳都莫问,吾重亦吾轻”则转入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山风常闪、江水寒冷,但正是这些自然现象激发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诗人以“劳劳都莫问”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而“吾重亦吾轻”则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都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江上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昭州·其一

假守昭平郡,偷闲少送迎。

亭标梅句老,堂识敬公名。

(0)

书怀

明时容我老山林,病骨那禁岁月侵。

破屋仅存容膝地,短檠唤起读书心。

三生习气磨难尽,一饷荣华去莫寻。

苦学吟诗终不近,信知前辈用工深。

(0)

句·其三

厅前捉到须依法,合内盛来定付厨。

(0)

和司空相公假山

斸得古云根,苍苍藓痕布。

丛倚状峰岚,霏微起烟素。

参差衡霍列,巉崒虬龙聚。

挥扇动林风,飞香暗岩户。

谁言盈尺内,自有青霄路。

相君机务閒,玩此怀真趣。

兴似东山归,境对曹溪悟。

美矣仁智心,良哉圣明辅。

(0)

鸾溪

一溪高占翠嶙间,终日寒泉自往还。

要看仪仪同类舞,惜乎不接凤凰山。

(0)

文殊台

五台山里现文殊,人指此台名似虚。

正马东峰有狮子,恐曾高跨入匡庐。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