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适大江阔,天空长箔明。
一年收此日,半夜得秋声。
鱼跃忽疑水,舟行不计程。
晚云穿石重,朝露湿衣清。
草色忙归雁,蘋花笑急萍。
岸行人起鸟,野泊月宜情。
山仄风常闪,江寒气更生。
劳劳都莫问,吾重亦吾轻。
意适大江阔,天空长箔明。
一年收此日,半夜得秋声。
鱼跃忽疑水,舟行不计程。
晚云穿石重,朝露湿衣清。
草色忙归雁,蘋花笑急萍。
岸行人起鸟,野泊月宜情。
山仄风常闪,江寒气更生。
劳劳都莫问,吾重亦吾轻。
这首《舟中》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描绘了舟行于江上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与哲思。
首联“意适大江阔,天空长箔明”以开阔的视野开篇,表达了诗人乘舟于大江之上,心旷神怡的感受,同时天空的广阔与水面的延伸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辽远的意境。
颔联“一年收此日,半夜得秋声”则将时间与季节巧妙结合,点明了秋季的夜晚,诗人在此刻收获了一年的辛劳,同时也感受到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凉爽。
颈联“鱼跃忽疑水,舟行不计程”通过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的景象,反衬出舟行的自在与随性,而“不计程”三字则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淡然态度。
尾联“晚云穿石重,朝露湿衣清”描绘了日暮与清晨的景象,晚云与石壁相交,朝露湿润衣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中间四联“草色忙归雁,蘋花笑急萍。岸行人起鸟,野泊月宜情”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雁群归巢、蘋花摇曳、岸边行人惊起飞鸟、月下野泊,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生机与和谐,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感悟。
最后两联“山仄风常闪,江寒气更生。劳劳都莫问,吾重亦吾轻”则转入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山风常闪、江水寒冷,但正是这些自然现象激发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诗人以“劳劳都莫问”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而“吾重亦吾轻”则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都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江上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