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道士传鸿宝,眸子照人双电光。
贯日白虹生玉气,出山青髓射天浆。
去年蹋雪寻丹井,连日题诗满画廊。
长忆青玄送客处,柳花无数绕衣裳。
淮南道士传鸿宝,眸子照人双电光。
贯日白虹生玉气,出山青髓射天浆。
去年蹋雪寻丹井,连日题诗满画廊。
长忆青玄送客处,柳花无数绕衣裳。
此诗描绘了一位来自淮南的道士,持有珍贵的鸿宝秘籍,其眼眸如双电般明亮。诗人以“贯日白虹”与“出山青髓”之喻,形象地展现了道士身上的神秘气息与超凡脱俗。去年踏雪寻访道士的丹井,连续多日题诗于画廊,足见诗人对道家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深厚情感。回忆起与道士分别时的情景,柳絮飘扬,围绕着衣裳,营造出一种离别时的凄美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道士的神秘与超凡,也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向往与敬仰之情,以及与道士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何处春来,照秦楼棠树,初上朝鸟。
当花绣围镜槛,先媚罗敷。
笼金燕彩,比常时、风物差殊。
还自有,添香庆酒,艳波香泛双壶。
欲逐羲和东去,问宵来归雁,人意知无。
玉关漫吟怨柳,绿满江湖。
天涯梦锁,望夫君、尽分青芜。
应待到,灯期过了,醉头花下重扶。
新烟摇梦绮。笑今年东风,较多才思。
载酒园亭,看彩幡依旧,万妆齐倚。
信有前期,分付定、蝶媒蜂使。
绣幰佳人,闲了鞦韆,再商春事。百五韶光如水。
只蜡烛灰枯,尚堆残泪。
又说良辰,向有花明月,旧家提起。
熨日帘栊,消受过、宜蚕天气。
便是寻芳来晚,娇他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