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渚深深,正掠水、玉尖斜逗。
浑不意、越人网得,爨交纤手。
出釜微闻兰麝唾,分甘拟倩樱桃口。
唤佳名、合配乳脂鲜,河鲀候。乌几净,花瓷旧。
红叶底,莲须酒。笑纷纷蛎蛤,未应呼友。
嫩比江瑶秋市早,轻随螺女钿波绉。
问当年、虾菜五湖船,曾知否。
芳渚深深,正掠水、玉尖斜逗。
浑不意、越人网得,爨交纤手。
出釜微闻兰麝唾,分甘拟倩樱桃口。
唤佳名、合配乳脂鲜,河鲀候。乌几净,花瓷旧。
红叶底,莲须酒。笑纷纷蛎蛤,未应呼友。
嫩比江瑶秋市早,轻随螺女钿波绉。
问当年、虾菜五湖船,曾知否。
这首《满江红·西施舌》是清代词人李良年的作品,以西施舌(一种海鲜)为题材,展现了词人对美食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词的开篇“芳渚深深,正掠水、玉尖斜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出西施舌在水中灵动的姿态。接下来,“浑不意、越人网得,爨交纤手”写捕鱼过程,暗示西施舌的珍贵。
“出釜微闻兰麝唾,分甘拟倩樱桃口”运用了比喻,形容烹煮后的西施舌香气四溢,如同美女的香吻。接着,“唤佳名、合配乳脂鲜,河鲀候”进一步强调其口感的鲜美,与河豚并提,显其独特地位。
下片转向饮酒赏景,“乌几净,花瓷旧”营造出雅致的饮酒氛围,“红叶底,莲须酒”则增添了季节感和诗意。词人以蛎蛤、江瑶、螺女等意象,赞美西施舌的鲜嫩和轻盈,又借“问当年、虾菜五湖船,曾知否”引出对古代吴越文化的联想,提及西施与五湖的传说,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美食,也寓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李良年作为词人的艺术才华。
清和风暖樱桃醉。记合卺、成佳会。
玉楼向晚妆成,亲见珠钗低坠。椽烛光寒新月晦。
红影动、斜飞襟袂。回首漠阜空,竟难寻仙佩。
香奁狼藉孤灯背。但留些、断金翠。
几番悔恨当时,不与蝶裙同施。
簸土扬灰休细觅,怎再上、别人头髻。
只道落怀中,却原来是泪。
节序匆匆,又过元宵,别绪萦怀。
怅一肩行李,饥驱人去,满城风雨,天与愁来。
正喜频年,栖迟故国,日占欢场浊酒杯。
贫家乐,更团圞儿女,笑口常开。无端生计多乖。
叹如此、分张剧可哀。
念壮年岁月,依人异地,残更灯火,兀坐萧斋。
衣马轻肥,钱刀百万,世上偏雄驵侩才。
如臣辈,问天公何意,潦倒尘埃。
回首江城罅。忆前宵、故人相聚,绿醅红鲊。
今日我行君昨去,风急江帆如射。
想已到、寄奴山下。
劳顿长途谁似我,对风雨、落日心尤怕。
又不见,冰轮挂。淙淙只听流澌泻。
隔疏林、数家灯火,荧然如画。
错愕村童惊问讯,何处官人系马。
鞭指向、篱门乱打。
鸡黍农家烦欸洽,讵疑余、亦是轻肥者。
聊偃息,茅堪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