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时诹日卜灵氛,宝炬名香手自焚。
斟雉未能觞后帝,薨鱼聊可事山君。
寻常伏腊人间共,旷代宗祧上界分。
遂有精诚通要眇,俪如飞舄下青云。
顺时诹日卜灵氛,宝炬名香手自焚。
斟雉未能觞后帝,薨鱼聊可事山君。
寻常伏腊人间共,旷代宗祧上界分。
遂有精诚通要眇,俪如飞舄下青云。
此诗《和陈芳绩诗(其三)》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祭祀仪式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顺时诹日卜灵氛”,描绘了古人依据时节选择吉日进行占卜的情景,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敬畏。接下来,“宝炬名香手自焚”一句,形象地展示了古人祭祀时点燃珍贵火炬、焚香以表达虔诚之情的仪式感。
“斟雉未能觞后帝,薨鱼聊可事山君”两句,通过“雉”、“后帝”、“薨鱼”、“山君”的意象,巧妙地将古代祭祀中的动物牺牲与神灵崇拜融入其中,表达了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与供奉。
“寻常伏腊人间共,旷代宗祧上界分”则进一步阐述了祭祀活动在人间与天界的联系,强调了祭祀不仅是人间的习俗,也是连接天地、维系家族传承的重要方式。
最后,“遂有精诚通要眇,俪如飞舄下青云”两句,以“精诚”形容祭祀者的心志,以“要眇”形容祭祀的微妙之处,同时借助“飞舄”这一神话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祭祀仪式中蕴含的深邃智慧与神秘力量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与神圣,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以及对古人智慧的赞美。
昔游何山奇,东南黄海最。
但惊秀绝天地间,终愁险出人情外。
此地合让天为都,游之且难而况居。
若论卜筑何者得,我作主人山作客。
不待招邀满户庭,常与幽人借颜色。
能化城市为烟霞,最好未有如翁家。
市声祇用一墙隔,岚翠已教三面遮。
看山得山自来处,百里轩台陡云雾。
支峰散作万马奔,昂昂欲过窗前去。
此中读书生子孙,那不头角都嶙峋。
冯家四经旧守匣,邓氏一艺皆空群。
方知爱山有真乐,雀跃作游吾自笑。
愿托静者为平生,此意久取名吾名。
行当脱却谢公屐,来看君家一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