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舆行乐泥光辉,风揭云韶天上飞。
怪得御前优谏少,内庭章奏有贤妃。
金舆行乐泥光辉,风揭云韶天上飞。
怪得御前优谏少,内庭章奏有贤妃。
这首《宫词(其一)》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描绘了宫廷中的一幕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独特氛围与人物情感。
“金舆行乐泥光辉”,开篇以“金舆”点明了场景的豪华与尊贵,金舆在行进中留下了光辉的印记,暗示着皇帝或皇后的出行,而“泥光辉”则巧妙地将金舆的光芒与地面的泥土联系起来,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皇家的奢华,也隐含了一丝不食人间烟火的隔阂感。
“风揭云韶天上飞”,紧随其后,描绘了宫廷音乐的美妙与高雅。云韶,古代宫廷音乐的统称,此处以“天上飞”来形容,不仅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飘逸与高远,还暗喻了音乐如同天籁之音,超凡脱俗,令人向往。
“怪得御前优谏少”,这一句转折,揭示了宫廷内部的一种现象。在皇帝面前,谏言者似乎变得稀少,这可能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惧怕权势、害怕被报复或是其他政治考量。这样的描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力对言论自由的压制,以及宫廷内部复杂的政治生态。
“内庭章奏有贤妃”,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宫廷内部的另一面——贤妃的存在。贤妃作为内廷的重要角色,不仅能够为宫廷带来正面的影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权力的运作,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贤妃的智慧与德行,也暗示了她可能在宫廷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整体而言,《宫词(其一)》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复杂性,以及其中权力、艺术与人性的交织。
雁飞不度橐驼愁,青山千仞截马头。
儒衣七尺北风疾,白日欲落关山秋。
单于台高陵白楼,长城故鬼鸣啾啾。
阴山小儿汗血马,关弓欲射南幽州。
武灵结怨几千载,边头战血腥髑髅。
圣人飞龙起东极,手挽扶桑拓西北。
阴方侍子知诗书,燕支妇女好颜色。
齐纨鲁缟推小车,客行饮酒餐羊酥。
出门万里不持刃,三关比户悲危途。
仲宣从军自愁思,班超投笔徒区区。
书生来游壮士卧,题诗石壁蛟龙纡。
愿食三斗艾,不欲逢屈突盖。
愿食五斗葱,不欲逢屈突通。
我自新亭来古历,海烟沙雨殊寥寂。
不闻豪侠健如龙,徒见老伧多似鲫。
瑶台七十二神仙,只有王乔最少年。
倦驭红鸾朝紫府,偷骑彩凤下青天。
紫府青天来我友,玉真一笑夷光丑。
目空赵胜客三千,辞压庄生言十九。
九尾妖狐双眼碧,珠光剑气知君得,夜戴骷髅哭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