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昼阴阴,当轩岁月深。
山僧常笑指,应解识禅心。
古柏昼阴阴,当轩岁月深。
山僧常笑指,应解识禅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柏与禅宗修行相融合的宁静画面。"古柏昼阴阴",开篇即以“昼阴阴”三字,营造出一种幽静、深邃的氛围,古柏在白天也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阴凉,暗示了其历经沧桑、岁月悠长的形象。"当轩岁月深",进一步强调了古柏与时间的对话,它见证了无数的过往,岁月在其躯干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山僧常笑指",引入了山中僧侣的形象,他们对古柏的指指点点,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禅意的理解和感悟。这里的“笑”,并非轻浮之笑,而是智慧与平和的体现,暗示了古柏与僧侣之间存在着某种心灵上的共鸣。
"应解识禅心",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古柏拟人化,似乎它也能够理解并传达禅宗的精髓。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柏的深刻情感,也表达了对禅宗智慧的敬仰与向往。整首诗通过古柏这一形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意境。
烟林晚苍苍,白石开禅扉。
閒中叩幽寂,恍似东林时。
大千息群动,水月破阴霏。
出世逢真僧,允矣旃檀枝。
空香出深竹,梵贝诸天随。
真源寂无取,化有潜一机。
嗟我食色身,未能释群疑。
尝希妙高聚,洞豁杳莫窥。
因心了众幻,稽首成皈依。
湖水深不测,下有蛟龙游。
行客不知险,千里问行舟。
北望名利场,天际云雾浮。
朱门曳方履,紫陌驰华辀。
名利岂不嘉,直道难与谋。
愿言谢行役,濯足湖上头。
读书看青山,允矣追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