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从羁宦,终年辞密亲。
长萝谢逋客,芳草迟归人。
庐幸存先敝,家徒减仲贫。
故园华萼在,何必日南春。
早岁从羁宦,终年辞密亲。
长萝谢逋客,芳草迟归人。
庐幸存先敝,家徒减仲贫。
故园华萼在,何必日南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解官归奉答子浚兄》。诗中表达了诗人辞官归乡后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联“早岁从羁宦,终年辞密亲”,诗人回顾了自己早年在外为官,远离亲人,终年不得归家的辛酸经历。这里通过“羁宦”和“辞密亲”两个词,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和无奈。
颔联“长萝谢逋客,芳草迟归人”,诗人以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长满藤萝的山林拒绝了那些不速之客,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而芳草似乎在等待着归人的到来,暗含了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渴望和期待。
颈联“庐幸存先敝,家徒减仲贫”,诗人回到故乡后,虽然旧居幸存,但家中贫困依旧,这既是对物质生活现状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尾联“故园华萼在,何必日南春”,诗人提到故乡的花树依然茂盛,暗示着无论外界如何变迁,故乡的美好记忆永远存在。最后两句“何必日南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春天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于物质享受之上的情感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