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其八》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其八》全文
明 / 陈颢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素志本丘壑,荣名非所谋。

进退适其宜,谅不愧前修。

言归柴桑里,避喧息交游。

与世渐相违,驾言复焉求。

取乐在琴尊,不顾身外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趣高洁之士,其内心深处向往着山林田野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而对世俗的荣誉与名声并无过多追求。诗中人物展现了对个人生活选择的智慧与决断,无论是在仕途上的进退,还是最终回归田园生活的决定,都体现了其对传统道德的遵循与自我价值的坚守。

“素志本丘壑,荣名非所谋”,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内心的志趣所在,他追求的是远离尘嚣的山野生活,而非世俗的荣华与名声。这种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物质欲望之间平衡的思考。

“进退适其宜,谅不愧前修”,进一步阐述了主人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智慧。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是基于对自己内心需求的准确判断,这样的选择使得他无愧于先贤,体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与继承。

“言归柴桑里,避喧息交游”,描述了主人公最终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景。柴桑里,这里可能是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归隐之地,象征着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方式。通过“避喧息交游”,诗人表达了对远离纷扰、与世隔绝的渴望,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与世渐相违,驾言复焉求”,则揭示了主人公与社会逐渐脱节的过程。随着对世俗的疏远,他开始质疑并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选择,这既是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也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不断追求。

“取乐在琴尊,不顾身外忧”,最后两句总结了主人公的生活态度。在他看来,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亲近,而非外界的物质财富或社会地位。这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志趣高洁之士的生活选择与内心世界,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自然和谐与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道德与个人理想的坚持。

作者介绍

陈颢
朝代:元   字:仲明   籍贯:元清州   生辰:1264—1339

稍长,入京师,从王磐习金典章,又从安藏习诸国语。因安藏荐入宿卫,从爱育黎拔力八达于藩府。仁宗入定内难,迎武宗,皆预谋。仁宗即位,特拜集贤大学士,与闻政事,科举之行,赞助之力尤多。仁宗卒,辞官家居。文宗立,复起为大学士。卒谥文忠
猜你喜欢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其二

逐客当年出帝乡,不容踪迹到黄堂。

苍崖屐齿今安在,公独怀思未忍忘。

(0)

和林宝文吹暑轩二绝·其一

木末长风送雨来,田家远近稻花开。

披襟燕坐黄堂静,一笑江山爽气回。

(0)

九锁山十咏·其七云根石

行云倏变灭,本作须臾期。

山灵护清气,英英幻真姿。

旧雨洗犹在,高风吹不移。

触石有动意,出岫无还时。

扶桑如可薪,鍊此白玉芝。

(0)

范漕生日

治忽本天运,贤哲岂浪出。

中兴信可期,帝为赉良弼。

崭崭岷峨山,西南著第一。

山灵借英气,成此垂云翼。

才多浩江海,道大迷畛域。

磊落万卷腹,斓斑五色笔。

曩参相君幕,谋入九地密。

复佩太守章,化行千里溢。

紫诏从东来,畀之使者节。

旋兼蜀大尹,绣衣拥彫戟。

谈笑百城耸,指顾万事集。

但恐被赐环,台衮辅王室。

有如老忠文,殊勋照简册。

佳时过重五,适当悬弧日。

远迩祈公寿,欢声共一律。

伶俜涪江生,独以文为业。

不敢严香火,不敢具芝朮。

拂拭旧破砚,胸次先突兀。

公扫河朔尘,请飞聊城檄。

公蹀定襄血,请勒燕然石。

待公黄发年,几杖付闲逸。

从公绿野堂,哦诗继元白。

(0)

送应显夫之上饶

细雨杏花斑,飞飞燕子还。

人随烟棹去,门对钓矶閒。

晓月偏惊梦,春云不离山。

定知多好句,音问盍相关。

(0)

昌国秩满次陈纠祖行韵一首

昔之督邮逐彭泽,今之督邮眷昌国。

不令自赋归去来,更以新诗祖行色。

开缄墨湿雨濛濛,细读字字含清风。

尘埃三载足昏塞,一听妙语还醒松。

持归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间作佳话。

非惟可诧陶渊明,亦愧当年督邮者。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