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人来至此,定数亦难论。
已觉谋都拙,空誇舌尚存。
身愁腐草木,业未惯鸡豚。
我愧东篱叟,名淹道自尊。
逼人来至此,定数亦难论。
已觉谋都拙,空誇舌尚存。
身愁腐草木,业未惯鸡豚。
我愧东篱叟,名淹道自尊。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赁百梁桥南杨氏屋移家寓居杂述十三章》中的第五章。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逼人来至此”,诗人似乎在诉说命运的捉弄,仿佛被某种力量推着,不得不来到这个境地。接着,“定数亦难论”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感到困惑,难以理解命运的安排。
“已觉谋都拙,空誇舌尚存”两句,诗人自嘲自己谋生的计策都显得拙劣,尽管口才还在,却无法改变现状。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身愁腐草木,业未惯鸡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忧虑自己的身体如同枯萎的草木,无法支撑生活,同时感叹自己还未习惯于平凡的生活,暗示了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适应和不满。
最后,“我愧东篱叟,名淹道自尊”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敬佩。他以东篱下的老翁为榜样,虽然名声久远,但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自尊。这既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对自己现实处境的一种自我解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