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伤逝·其二》
《伤逝·其二》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候纩良已窅,叩音亦云寂。

昔日深闺人,今为泉下客。

芳华犹未歇,零露忽成夕。

重衿结罗襦,珍重藏遗魄。

黄肠一以掩,百年不复觌。

欲掩还踟蹰,临诀重悽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的《伤逝(其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候纩良已窅,叩音亦云寂”,以“纩”喻指死者,感叹死者已远去,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悲凉的氛围。接着,“昔日深闺人,今为泉下客”,将逝者从生前的温馨家庭生活,与死后孤独地埋葬在地下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的哀伤色彩。

“芳华犹未歇,零露忽成夕”,描述了逝者虽已离世,但曾经的美好时光并未完全消逝,如同清晨的露珠,虽短暂却美丽。这既是对逝者青春与美好的怀念,也是对生命短暂无常的感慨。

“重衿结罗襦,珍重藏遗魄”,写出了亲人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通过精心保存逝者的衣物,寄托对亡灵的思念与尊重。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人间深情与对逝者的敬意。

“黄肠一以掩,百年不复觌”,“黄肠”在这里可能是指棺木或墓穴,暗示了逝者被永远地安放,与亲人再难相见。这句话表达了对生死别离的无奈与哀痛。

最后,“欲掩还踟蹰,临诀重悽恻”,生动描绘了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人们内心的犹豫与不舍,以及即将分别时的凄凉与悲伤。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失去亲人的深切哀悼。

综上所述,《伤逝(其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触及了生命、死亡等哲学主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除夜

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

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

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

(0)

鹧鸪天·其一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0)

华阴寄子由

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

腊酒送寒催去国,东风吹雪满征衣。

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

里堠消磨不禁尽,速携家饷劳骖騑。

(0)

建康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

健儿徒幽土,新鬼哭台城。

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

(0)

归来

客里有所过,归来知路难。

开门野鼠走,散帙壁鱼乾。

洗杓开新酝,低头拭小盘。

凭谁给曲蘖,细酌老江干。

(0)

新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