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竹》
《新竹》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0)
注释
新篁:新长出的竹子。
解箨:脱去外壳,指竹笋脱壳生长为竹子。
寒色:冷绿色,形容竹子的颜色带有清冷之感。
冉冉:缓慢上升的样子,这里形容雾气或粉末慢慢聚集。
凝粉:聚集的像粉一样的露水或雾气。
萧萧:风声或草木摇动的声音。
引风:引来风,指竹子随风摇曳。
扶疏:枝叶茂盛、分布均匀的样子。
透日:阳光能穿透,形容枝叶间隙大,光照好。
寥落:稀疏、分散,这里指竹子还未长成密集的竹林。
团团节:圆形的竹节,象征竹子的节操。
坚贞:坚定而有节操,形容竹子不屈不挠的品格。
大小同:不论竹子大小,其节操和坚韧程度都一样。
翻译
新长出的竹笋刚刚脱去外壳,冷绿色已经显得青翠欲滴。
慢慢的一层雾气凝聚,竹叶沙沙作响,渐渐引来了清风。
枝叶稀疏却能透过多许阳光,还没有茂密到形成竹丛。
只有那圆圆的竹节,无论大小都显示出同样的坚贞不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长中的竹子的景象。开篇“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写出了竹笋刚刚破土而出,尚未展现其绿意的初期状态,而周围环境却已经染上了淡淡的碧绿色彩。

接着,“冉冉偏凝粉,萧萧渐引风”则形象地表达了竹子逐渐长成,细腻的粉色质感与轻柔的风相互作用,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动人心魄的画面。

第三句“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展示了竹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高,它们之间的空隙让阳光穿透,而整个竹丛尚未完全形成,给人一种生长中的不稳定感。

最后,“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则提到了竹子的节结,无论大小都保持着它们坚韧和忠诚的特性。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竹子成长过程中固有的品质。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细腻观察的功力,也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成长过程中坚持自我本色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放鱼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0)

赠任城卢主簿

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

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

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

归飞未忍去,流泪谢鸳鸿。

(0)

山石榴寄元九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

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斸得厅前栽。

烂熳一阑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曲尘。

泪痕裛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燄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

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阑前只忆君。

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0)

江亭夕望

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

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

争敢三年作归计,心知不及贾生才。

(0)

简卢陟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0)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宇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

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