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何处不曾游,小小精蓝亦自幽。
有客倦游归欲速,可能一宿为山留。
金仙何处不曾游,小小精蓝亦自幽。
有客倦游归欲速,可能一宿为山留。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题为《金仙院》。诗中描绘了对金仙院这一寺庙的探访与感受。首句“金仙何处不曾游”,以一种超脱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金仙院的向往与探索精神,仿佛金仙院是诗人精神旅程中的一个必经之地,无论在何处,心中都怀有对它的憧憬。接着,“小小精蓝亦自幽”一句,通过对比“小小”的寺庙与“幽静”的环境,展现了金仙院虽规模不大,却有着独特的宁静之美,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清幽氛围。
随后,“有客倦游归欲速,可能一宿为山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诗人以“有客”自指,描述了一位旅行者在疲惫之余,偶然间被金仙院的美景所吸引,产生了想要在此停留一晚的愿望。这不仅体现了金仙院对旅人的吸引力,也暗示了它在人们心灵深处所具有的某种慰藉力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仙院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人们心中所激起的情感波澜,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思虑不及处,但曰刹那际。
不曰刹那际,宁当有三世。
于此刹那中,尚不容拟议。
安得有死生,一切诸怖畏。
苦乐欣厌情,及分心境异。
是名颠倒想,不名随顺智。
如人游梦中,所历经千岁。
及其梦觉已,不过食顷耳。
稽首愿悲幢,发此不传秘。
愿分无尽灯,酬此四弘誓。
天下张荆州,乳儿识名誉。
医国陆宣公,护法崔元度。
平生风雷舌,咳唾作霖雨。
隔阔馀十年,一旦成万古。
羊昙欲作恸,生存华屋处。
支遁亦伤心,路偶经姚坞。
赖有克家子,春色连眉宇。
君看谈笑时,亦是干国具。
会看如乃翁,独立无喜惧。
文章有种性,家法致工主。
此诗公应闻,想见笑掌拊。
萧萧冷木噪寒鸦,未有春风发柳芽。
应为亭边无锦绣,天公散水自成花。
我昔江湖百忧集,侍讲寄书犹墨湿。
婚姻竟作覆手空,日月真如跳丸急。
哀哉大耿已川逝,秀矣小冯今玉立。
词源江海浩奔茫,句法风骚森出入。
石郎与我金石交,每怀见君嗟靡及。
种桑自比侯千户,力田不愿爵一级。
颇闻杖屦约招携,应许蓬茅助营葺。
欲讨明珠救子饥,老矣安能发鲛泣。
怪来篱下欲成蹊,菊似桃花赏客迷。
清郁虽同彭泽径,娇红全是武陵溪。
露沾宿蕊金丝润,日炙繁英玉叶低。
占断春光与秋色,薰风特地与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