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阻风三山夹因偕陈硕士及儿侄游三华庵庵内牡丹颇盛而僧不知惜也》
《阻风三山夹因偕陈硕士及儿侄游三华庵庵内牡丹颇盛而僧不知惜也》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岩松坞竹俯江皋,小槛凭虚散郁陶。

南障近围春谷县,东风遥送广陵涛。

堂无钟梵从僧懒,径有苔踪记客劳。

冷落国香聊与慰,午晴扶向石台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姚鼐站在江边的小亭上,眺望远处的春谷县和广陵的波涛,感受着春风的轻拂。他以“岩松坞竹”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小槛凭虚散郁陶”一句,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他的情感状态——在自然美景中感到宁静与陶醉。

“南障近围春谷县,东风遥送广陵涛。”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不仅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春谷县的近在咫尺,而广陵的涛声则显得遥远而悠长,这种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时间的维度。

“堂无钟梵从僧懒,径有苔踪记客劳。”这两句转而描写庵内的景象,通过“堂无钟梵”表现僧人生活的简朴与悠闲,而“径有苔踪”则暗示了访客的辛勤与对自然的亲近。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僧侣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最后,“冷落国香聊与慰,午晴扶向石台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喜爱之情。牡丹作为“国香”,虽被冷落,但诗人却愿意以之自慰,这既是对牡丹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投射。同时,“午晴扶向石台高”一句,不仅描绘了阳光下的牡丹更加鲜艳夺目,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光明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深刻体现。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送俞公临游楚

风急临沧观,劳劳送客频。

鄂花吹笛侣,江月刺船人。

倚相今名楚,安期不入秦。

著书君好在,何处卧荆榛。

(0)

都下感事口号志喜六首·其一

御沟春水荫垂杨,天寿山前辇路长。

父老共欢迎万乘,豫供田烛待君王。

(0)

回銮歌五首·其一

铙歌喧奏上之回,直北风烟万里开。

凤叶岐山仙吹入,龙扶汾水御舟来。

(0)

闻王敬美转江西兵宪

迁转五州防禦使,楚客唯听棹相将。

隐居欲就庐山远,不去非无汉署香。

返照入江翻石壁,秋风此日洒衣裳。

扬雄更有河东赋,草奏何人入帝乡。

(0)

朱子得枉驾寺馆不遇有沽酒摘蔬之句次韵集杜以订后约子得近曾数过而余肺病将欲乞归故于末章及之·其二

到此应常宿,西郊白露初。

春来常早起,暮雀意何如。

一见能倾座,三车肯载书。

盘餐老夫食,自为摘嘉蔬。

(0)

送张光禄元易使边因述其五载供事之荣辄得六首·其四

园里芭蕉曙色晴,北扉给札奏书成。

先朝实录来焚稿,曾傍词臣雁字行。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