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歌喧奏上之回,直北风烟万里开。
凤叶岐山仙吹入,龙扶汾水御舟来。
铙歌喧奏上之回,直北风烟万里开。
凤叶岐山仙吹入,龙扶汾水御舟来。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回銮的宏大场面,通过“铙歌喧奏”展现出了热闹与庄重并存的气氛。"上之回"三字,既点明了皇帝归返的行踪,也暗示了其尊贵的身份。接着,“直北风烟万里开”一句,以壮阔的景象衬托出皇帝的威严与统治的辽阔疆域。
“凤叶岐山仙吹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岐山比作仙境,凤叶则代表了祥瑞与高贵,仙吹则是超凡脱俗的音乐,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与美好的想象。这不仅展现了皇帝回銮时的神圣氛围,也体现了人们对君主的敬仰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龙扶汾水御舟来”则进一步描绘了皇帝乘坐的船只在汾水上缓缓前行的场景,龙扶象征着皇帝的尊贵与权力,汾水则代表了河流的宽广与历史的悠久。这一句不仅展示了皇帝回銮的壮观,也蕴含了对历史传承与国家安定的深刻寓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庄重、祥和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皇家回銮景象,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辉煌与荣耀。
急晷驰轮岁将歇,我更荒村转冰辙。
凝岩万物冻无姿,水墨陂塘葭苇折。
是谁向背此间来,破萼梅花伴幽绝。
遥山谁恨天作愁,澹尽眉峰半明灭。
清香自满不因风,玉色素高非斗雪。
竹篱凝睇一凄凉,沙水澄鲜两明洁。
天仙谪自广寒宫,定与桂娥新作别。
尚怜孀独各相望,多情与照黄昏月。
从来耐冷月中人,一任北风吹石裂。
漫劳粉镜学妆迟,欲写冰肤画工拙。
千古无人识岁寒,独有广平心似铁。
我因花意拂埃尘,尚恐人传向城阙。
诗成火煖夜堂深,地炉细与山僧说。
起晓寻幽意气豪,冥冥重雾湿征袍。
天扶宝势千山拱,海助寒声万籁高。
休数兴衰两蜗角,从来忧乐一鸿毛。
了知终老林泉是,渡水穿云久亦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