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忠庙貌古祠堂,下马遥瞻肃客裳。
同为中原谋帝业,仅留遗像付空王。
江山西蜀馀荒草,宫殿南朝冷夕阳。
断碣残碑倍惆怅,芦花枫叶总悲凉。
三忠庙貌古祠堂,下马遥瞻肃客裳。
同为中原谋帝业,仅留遗像付空王。
江山西蜀馀荒草,宫殿南朝冷夕阳。
断碣残碑倍惆怅,芦花枫叶总悲凉。
此诗《谒三忠祠》由清代诗人敦敏所作,描绘了对古代英雄的追思与感慨。首联“三忠庙貌古祠堂,下马遥瞻肃客裳”点明了地点与氛围,庙宇古朴庄严,来访者在马前停步,恭敬地远望,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气氛。颔联“同为中原谋帝业,仅留遗像付空王”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共同追求帝业却仅留下画像供后人凭吊的无奈与感慨。颈联“江山西蜀馀荒草,宫殿南朝冷夕阳”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昔日繁华已成过往,只剩下荒草与冷落的夕阳。尾联“断碣残碑倍惆怅,芦花枫叶总悲凉”以断碑残碣和芦花枫叶的凋零,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感伤,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融为一体。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汶阳我昔见苏李,人言吴子归未几。
长啸春风大泽西,却望麻田山万里。
不逢郑老溪上箭,欲致朱公路傍米。
今年穷巷丝生发,马尾吹风化衣袷。
定知赤鲤蓦波涛,何意黄冠惊仆妾。
琅函万过阴魄悲,心无丹白炉生儿。
山中种芝岂无侣,成都醉眠未当去。
愿从王烈或见呼,试访孙登竟无语。
弃家内愧非此流,此身天地一虚舟。
未应齿豁尘埃里,乞与青精救白头。
黄子人谈不容口,岂与常人计升斗。
文章屈宋中阻艰,子欲一身追使还。
离骚憭慄悲草木,幽音细出芒丝间。
阳春绝句自云上,折杨何烦嗑然赏。
横经高辩一室惊,乍似远人迷广城。
隔河相和独许我,枯蘖亦有条之荣。
廖君不但西南美,谁见今人如是子。
多髯府掾正可谑,蛮语参军宁素喜。
君不见古来皆醉餔糟难,沐浴何须仍振弹。
斲冰无处用兰枻,芙蓉木末安能攀。
只无相报青玉案,自有平子愁关山。
茅焦逆讦磨虎口,何似淳于饮一斗。
终军乘传惊汉关,何似富春投组还。
天下同心乖出处,岂徒黄白马毛间。
鄙夫纷纷烦觖望,负日可堪希国赏。
竹林居士亦何营,江花无限老江城。
那知桥上驷马宠,能作山间蕙帐荣。
兴国寺中四月尾,海棠雪落生红子。
呼门日午醉不应,昨夜君恩赐闻喜。
君不见卒然佳会高欢难,幸值野王聊一弹。
人生歧路易南北,明发云散何由攀。
知君未试餐玉法,我亦欲返焦城山。
我闻栖禅人,一念超十地。
云何别影事,未免依缘气。
譬如幻男女,机废根随废。
不然怖头走,此病穷三世。
邦公狮子吼,曾使诸天喜。
广说无说时,俱成甘露味。
不知室久如,当有天来侍。
城隅竹坞近,梵刹开严閟。
以彼穴中空,清风自来萃。
我生久更事,求愚不求慧。
清风已说法,不用重宣偈。
开祖照人姿,沧波白蘋际。
居然九奏妙,往往鱼龙戏。
济明经世才,彫松识寒岁。
怀宝竟迷邦,此岂非良计。
名山寻胜士,投老终深诣。
我自所蕲廉,蝉叶真堪蔽。
自君之出矣,吾居关昼横。
尚有杨李来,时能出门迎。
少日所忿慉,壮年瞀双睛。
涉月在一床,几成小冠盲。
夫子竹林趋,世固溷高明。
尚喜鞍马间,经阿复缘泓。
诗随晚雨堕,迫户有馀清。
便拟酿白黍,相邀饭青精。
重惜吾杨李,徂秋各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