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御街行》
《御街行》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古风

双阙齐紫清,驰道直如线。

煌煌尘内客,相逢不相见。

上有高槐枝,下有清涟漪。

朱栏夹两边,贵者中道驰。

借问煌煌子,中道谁行此。

且复就下论,骢马知杂事。

官卑有常度,那得行同路。

相效良独难,且复东西去。

(0)
注释
双阙:宫殿的两个高塔。
紫清:形容宫殿的华丽和神秘。
驰道:古代的宽阔大道。
直如线:形容道路笔直。
煌煌:形容光彩夺目。
尘内客:都市中的显贵人士。
槐枝:槐树的树枝。
清涟漪:形容水面平静。
朱栏:红色的栏杆。
贵者:有权有势的人。
中道驰:在大道中央疾驰。
煌煌子:指那位显赫的人。
骢马:毛色黑白相间的马。
杂事:世间琐事。
官卑:官职低微。
常度:常规、规定。
相效:互相模仿。
良独难:确实很难做到。
东西去:向东西方向离开。
翻译
双阙高耸如紫色仙境,大道笔直如丝线。
繁华都市中的宾客,相遇却无法相见。
上是高大的槐树枝,下面是清澈的涟漪荡漾。
朱红色栏杆夹道而立,权贵之人疾驰在中央。
请问那位显赫的先生,是谁在这大道上行驶?
暂且放下这话题,骏马懂得各种世事。
官职低微有定规,怎能与他们同路而行。
相互仿效实属不易,还是各自东西离去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京城街道的壮观景象,以“双阙齐紫清,驰道直如线”开篇,展现出宫城的宏伟与道路的笔直。诗人通过“煌煌尘内客,相逢不相见”,暗示了皇城中的繁华与人们之间的疏离。接着,他聚焦于槐树和清涟的细节,以自然景色衬托出权贵们的特权,他们乘坐朱栏马车在驰道中央疾驰。

诗人对煌煌贵胄发问:“中道谁行此?”流露出对不平等制度的质疑。他进一步指出,由于官职低微,自己无法与这些权贵同行,感叹“官卑有常度,那得行同路”。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只能选择“且复东西去”,表达了对现实的妥协和对自由平等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御街行》以京城景象为背景,寓言式地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距和作者的感慨,体现了宋朝文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清平乐·其二燕

绿窗惊睡。说尽天涯事。帘外春寒禁不住。

争得重门深闭。雨昏芳草池塘。度花穿柳心忙。

因倚不知情倦,东风梦断昭阳。

(0)

何满子.娄江月夜,追忆先二兄文友

天上依然皎皎,人间一别茫茫。

仿佛娄江曾共被,相携共倒壶觞。

转眼青樽红烛,回头宿草衰杨。

留得遗文千卷,空教泪落琴床。

想到孤坟今夜月,谁存复壁馀光。

夜雨机丝寡嫂,春风书馆儿郎。

(0)

凤凰阁·其二题孙无言半瓢居

恰平分风月,半瓢孙子。沧州半壁堆图史。

祗为求全,莫必得半而止。算容膝、只应如此。

廉让之间,着我于中位置。我生适志耳。

瓠落无成,剖尽茫茫底事。君莫笑、一枝足矣。

(0)

南乡子·其二闺情

闲画两鸳鸯。院宇秋明日日长。

蜀纸麝煤沾笔兴,茶香。懒对菱花晕晓妆。

怯见上空床。半夜潜身入洞房。

光景旋销惆怅在,凄凉。风月应知暗断肠。

(0)

醉公子·其二闺情,集唐诗

破得东风恨。畏人相借问。还恐是愁中。

银床一半空。倘随明月去。月满门前路。

犹有万重思。归心梦独知。

(0)

醉太平·其四钱歌

郑钱沈钱。缗钱侧钱。诗书争似囊钱。看空囊一钱。

床头百钱。杖头百钱。张公万选青钱。选刘公大钱。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