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平分风月,半瓢孙子。沧州半壁堆图史。
祗为求全,莫必得半而止。算容膝、只应如此。
廉让之间,着我于中位置。我生适志耳。
瓠落无成,剖尽茫茫底事。君莫笑、一枝足矣。
恰平分风月,半瓢孙子。沧州半壁堆图史。
祗为求全,莫必得半而止。算容膝、只应如此。
廉让之间,着我于中位置。我生适志耳。
瓠落无成,剖尽茫茫底事。君莫笑、一枝足矣。
这首诗是清代董元恺所作的《凤凰阁(其二)题孙无言半瓢居》。诗人以风月比喻人生的半满状态,孙无言以半瓢自足,寓居简陋却藏书丰富,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他强调不必追求过多,只需满足于眼前的小天地,即"沧洲半壁堆图史",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充实和谦让,"廉让之间,着我于中位置"。
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虽然生活简单,但内心满足,"适志"二字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认同。他以"瓠落无成,剖尽茫茫底事"自嘲,表示即使没有显赫的成就,也能在平凡中找到意义。最后,他以"君莫笑、一枝足矣"收尾,传达出知足常乐,不需外在繁华的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简朴生活中的智慧与满足,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