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帘花午。记娇痴揽镜,未成眉妩。
但有情、却怨芳春,笑轻咽歌喉,要瞒鹦鹉。
小问侬名,为郎拨、琵琶弦数。
甚年时学得,银甲纤纤,背地曾谱。弓弓听伊细步。
讶朦胧不辨,三里香雾。
问再见、红颊添潮,更胜却环肥,鬓云低俯。
烛灺筵阑,最怯是、较量酒户。
念惟有、帐纱月煖,麝熏自度。
画帘花午。记娇痴揽镜,未成眉妩。
但有情、却怨芳春,笑轻咽歌喉,要瞒鹦鹉。
小问侬名,为郎拨、琵琶弦数。
甚年时学得,银甲纤纤,背地曾谱。弓弓听伊细步。
讶朦胧不辨,三里香雾。
问再见、红颊添潮,更胜却环肥,鬓云低俯。
烛灺筵阑,最怯是、较量酒户。
念惟有、帐纱月煖,麝熏自度。
这首《解连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情感细腻的爱情故事。开篇“画帘花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慵懒的午后氛围,暗示着主人公与心上人之间的亲密时刻。接下来,“记娇痴揽镜,未成眉妩”,通过描写女子在镜子前的娇憨动作,展现其对美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期待。
“但有情、却怨芳春,笑轻咽歌喉,要瞒鹦鹉。”这一句则巧妙地将情感与季节相联系,春日的生机勃勃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她既因春色而心动,又因无法言说的情感而感到困扰,甚至想要隐瞒于鹦鹉,可见其内心世界的细腻与矛盾。
“小问侬名,为郎拨、琵琶弦数。”这里通过询问名字和弹奏琵琶的动作,进一步深化了两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琵琶作为传统乐器,不仅象征着音乐艺术,也寓意着情感的传递与共鸣。
“甚年时学得,银甲纤纤,背地曾谱。”这一句描述了女子学习技艺的过程,银甲象征着技艺的高超,而“背地曾谱”则暗示了两人在私下里共同创作或分享情感的经历,增添了故事的浪漫色彩。
“弓弓听伊细步。讶朦胧不辨,三里香雾。”通过细腻的步态描写和朦胧的香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温馨的氛围,仿佛两人之间的距离虽远,但情感却能跨越空间,彼此感知。
“问再见、红颊添潮,更胜却环肥,鬓云低俯。”这一段通过红晕的脸颊和低垂的发丝,生动地描绘了重逢时的喜悦与羞涩,同时也与古代美女环肥的典故相呼应,强调了女子的美丽与独特魅力。
“烛灺筵阑,最怯是、较量酒户。”在烛光渐暗、宴席将尽之时,主人公最害怕的是比较谁的酒量,这看似轻松的一句话,实则蕴含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担忧。
“念惟有、帐纱月煖,麝熏自度。”最后,主人公只能依靠温暖的月光和麝香来寄托思念,表达了即使在分别之后,心中那份深情依旧如初,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解连环》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爱情的深刻理解和细腻表达,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神州万里风泱泱,昆崙东南海为疆。
岳岭回环江河长,中开天府万宝藏。
地兼三带寒暑藏,以花为国丝为裳。
百品杂陈饮馔良,地大物博冠万方。
我祖黄帝传百世,一姓四五垓兄弟。
族谱历史五千载,大地文明无我逮。
全国语文同一致,武功一统垂文治。
四裔入贡怀威惠,用我文化服我制,亚洲独尊主人位。
今为万国竟争时,惟我广土众民霸国资,偏鉴万国无似之。
我人齐心发愤可突飞,速成学艺与汽机。
民兵千万选健儿,大造铁监游天池,舞破大地黄龙旗。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迟。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自闻诸贤兴,便谓我当出。
亲朋愿其贵,贺者日盈室。
虽感贺者情,奈此十年疾。
平生万事伪,独有病是实。
下床足挛圈,出户肤憯慄。
空怀魏牟心,未遇卢扁术。
向来谓求己,那料见今日。
幸逢世和平,吾愿良已毕。
诸贤致嘉靖,即与我身一。
政恐我自为,粗疏更难必。
水绕彭城楼,山围戏马台。
古来豪杰地,千载有馀哀。
隆准飞上天,重瞳亦成灰。
白门下吕布,大星陨临淮。
尚想刘德舆,置酒此徘徊。
尔来苦寂寞,废圃多苍苔。
河从百步响,山到九里回。
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
荡荡清河堧,黄楼我所开。
秋月堕城角,春风摇酒杯。
迟君为座客,新诗出琼瑰。
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
他年君倦游,白首赋归来。
登楼一长啸,使君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