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
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
忽起故园想,泠然归梦长。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
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
忽起故园想,泠然归梦长。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倪瓒的《桂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首句“桂花留晚色”,以桂花的余香和傍晚的景色相映成趣,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次句“帘影淡秋光”通过帘幕投下的光影,进一步渲染出秋夜的静谧和清冷。
“靡靡风还落”描绘微风吹动桂花飘落的场景,既写实又寓情于景,展现了自然的细腻变化。“菲菲夜未央”则强调夜晚尚未完全过去,暗含诗人内心的思绪尚未平息。接下来,“玉绳低缺月”借月牙儿的形状比喻时间的流逝,而“金鸭罢焚香”则通过香炉的闲置,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两句“忽起故园想,泠然归梦长”直抒胸臆,诗人因眼前的景致触发了对故乡的思念,梦境中那份回家的渴望显得悠长而深远。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桂花为引,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淡淡的乡愁和对远方故园的深深眷恋。
神仙爱楼居,亦复喜峭僻。
辰阳山水窟,上古断人迹。
仙者忘其名,于此结灵宅。
下映百丈潭,上接千仞壁。
朝服砂五色,暮食芧三脊。
潭中白龙子,时时受馀液。
不知几千载,仙眷有分析。
广构嵌穴閒,几至无剩隙。
此时盘瓠氏,子孙正昌炽。
名山出帝赐,荒岩任游息。
一朝惊见人,奔赴急欲齰。
泅水不没鼻,踏崖如履席。
乱厹污石花,吠声入空碧。
仙者谓行乎,群犬势已逼。
宝剑不及携,丹经不及匿。
举室尽飞升,诸物弃狼籍。
白龙起相从,猝上误触石。
尺木为所伤,乾死挂崭崱。
元精死不泯,一线透岩石。
君看斗壁上,遗迹尚历历。
曼衍作歌诗,因之寄桑郦。
《望乡吟·其二》【清·郑珍】神仙爱楼居,亦复喜峭僻。辰阳山水窟,上古断人迹。仙者忘其名,于此结灵宅。下映百丈潭,上接千仞壁。朝服砂五色,暮食芧三脊。潭中白龙子,时时受馀液。不知几千载,仙眷有分析。广构嵌穴閒,几至无剩隙。此时盘瓠氏,子孙正昌炽。名山出帝赐,荒岩任游息。一朝惊见人,奔赴急欲齰。泅水不没鼻,踏崖如履席。乱厹污石花,吠声入空碧。仙者谓行乎,群犬势已逼。宝剑不及携,丹经不及匿。举室尽飞升,诸物弃狼籍。白龙起相从,猝上误触石。尺木为所伤,乾死挂崭崱。元精死不泯,一线透岩石。君看斗壁上,遗迹尚历历。曼衍作歌诗,因之寄桑郦。
https://shici.929r.com/shici/z5yEUbmw.html
秧针麦浪水萦渠,山斗苍茫落照余。
湖地四边今叱犊,昔年中夜此叉鱼。
长船大炬无留影,斗硕波澜有别潴。
怅对沧桑忆三彀,暮烟幂幂久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