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木千章合,朱明一洞深。
廿年空梦寐,此日正登临。
流水窗前绕,青山户外阴。
兴来同二子,长啸入云岑。
野木千章合,朱明一洞深。
廿年空梦寐,此日正登临。
流水窗前绕,青山户外阴。
兴来同二子,长啸入云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次踏入朱明洞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野木千章合”以“千章”形容树木之多,展现出一片茂密的森林景象;“朱明一洞深”则通过“一洞深”描绘出洞穴的幽深,暗示着神秘与探索的可能。接下来,“廿年空梦寐,此日正登临”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朱明洞向往已久,如今终于得以亲临的喜悦与感慨。
“流水窗前绕,青山户外阴”描绘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窗外的流水潺潺环绕,而远处的青山则在户外投下阴影,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最后,“兴来同二子,长啸入云岑”则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一同畅游山林,放声长啸,融入自然之中的自由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庐山有山叟,弗与王侯友。
晚年居庐山,一路植榆柳。
两年柳叶长,相将荫南亩。
荫多稻苗稀,年荒岂柳咎。
风雨非不时,苗虫酷天狗。
去年工食繁,麦粥苦已久。
今岁秋无收,遑以恤其后。
有衲辞出山,所欲给众口。
众口诚待哺,志操非可苟。
元亮频叩门,礼义看授受。
饥饱信当时,平生安足负。
世人笑我拙,有酒不肯斟。
我笑世人狂,醒醉各失真。
醉时醒时言,醒时醉时心。
醒言不可道,醉心安足任。
兀兀徒自为,言行互商参。
往昔多醒者,被酒同醉人。
醉心尚可易,醒亦非其伦。
因醉乃有醒,尝为醉人瞋。
瞋中多杂乱,益伤人醉深。
蝶蝶畏乳燕,乳燕良可畏。
不知天壤间,所遭皆燕类。
人亦尽蝶蝶,东西竟何拟。
明月照江山,幽谷终弗弃。
万物知所从,莫以形骸累。
劲翮随翱翔,高低各有位。
延促安天年,与夺岂人事。
委运吾自适,卒尔勿惊异。
持此为遨游,平生鲜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