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画栏低压水,青龙影落芙蕖底。
欲渡芙蕖望翠微,波面红云映屐齿。
洛浦清流古有神,罗袜凌波生暗尘。
东昏戏作锦地茵,金莲衬步如花人。
而今此事堕渺漭,但有荷花开荡漾。
试穿芒屩踏风烟,安用紫丝连步障。
桥上画栏低压水,青龙影落芙蕖底。
欲渡芙蕖望翠微,波面红云映屐齿。
洛浦清流古有神,罗袜凌波生暗尘。
东昏戏作锦地茵,金莲衬步如花人。
而今此事堕渺漭,但有荷花开荡漾。
试穿芒屩踏风烟,安用紫丝连步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步芳桥上的景象。首句“桥上画栏低压水”,以“低压”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桥栏与水面的关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压抑的氛围。接着,“青龙影落芙蕖底”一句,通过“青龙影”的投射,将画面的动态感与静态美巧妙结合,同时引入了荷花这一典型的江南元素,增添了诗的意境。
“欲渡芙蕖望翠微,波面红云映屐齿。”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人物活动,一位行人正准备穿过荷花池,其行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留下红云般的倒影,既表现了人物的轻盈姿态,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通过“翠微”一词,诗人巧妙地将远处的山色融入画面,使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和深远。
接下来,“洛浦清流古有神,罗袜凌波生暗尘。”两句则将视线拉回历史,通过“洛浦”这一典故,暗示了古代女子的优雅与神秘,同时以“罗袜凌波”描绘女子轻盈的步伐,仿佛在水面上留下淡淡的尘埃,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
“东昏戏作锦地茵,金莲衬步如花人。”这两句通过“东昏”这一历史人物,引入了更为具体的场景——绣花的地毯和金色的莲花鞋,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色彩对比和视觉冲击力,同时也暗示了某种奢华与雅致的生活方式。
最后,“而今此事堕渺漭,但有荷花开荡漾。”诗人感慨于时光流逝,昔日的美好已成过往,唯有荷花在水中轻轻摇曳,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最后一句“试穿芒屩踏风烟,安用紫丝连步障。”则以现代人的视角,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还蕴含了对历史、自然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朝上西山,艰哉?崟。溪谷多风,倏旸而阴。
胗䁾中肤,?慄缘音。十步五步,不能见人。
牛马却走,熊罴号吟。仆夫告痡,口舌屈噤。
修途无端,北陆遵沈。道有鼷鼠,结穴何深。
忽而过我,杳不可寻。菀菀好鸟,栖栖中林。
我独何为,伛偻不禁。皇命秩祀,俾孔之钦。
肃肃卿相,咫尺尔临。我躬不遑,简书是忱。
念思愲结,盻此高岑。
华煜煜,酝澄鲜。神下来,辞钧天。帝亲飨,奏清县。
神下来,度九阍。龙伏趺,豹缤翻。神下来,空中跸。
云羽旂,风瑶瑟。神下来,史巫舞。擘嘉胏,行齐酤。
神下来,脩娥侍。䐂腾媚,鬋若黛。神安坐,燎九蕴。
灵虬吭,吐氤氲。神欲休,博山床。帷流苏,角明珰。
神之逝,旌裔裔。车斑斑,马沛沛。神之愉,锡土田。
踰敦煌,抵昆崙。蹑恍忽,乘飘瞥。流翠眊,汾之澨。
望若觌,不可即。使余怊,怊安极。
君不见南山有杞梓,北山有松柏。
仰看十仞浑无枝,直上参天数千尺。
横柯偃蹇走蛇龙,盘根诘屈层崖拆。
昼昏波涛虎豹惊,夜撼星辰罔两泣。
长风吹林百草萎,岂与榆柳同萧索。
忆昔初成拱把时,已抱郁郁干云姿。
藜蒿莽然蹊径绝,深山大壑多嵚崎。
天生异材久沦弃,一朝冥感君王知。
阊阖凌空九重起,歘下明诏四出求工师。
公输持斤匠石走,山神始献中梁资。
乃知良木能用大,折樗散树空离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