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石涓涓作玉鸣,天寒林静鸟无声。
松香一篆书横几,人与秋山一色清。
泉石涓涓作玉鸣,天寒林静鸟无声。
松香一篆书横几,人与秋山一色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静谧的山林景象,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泉石涓涓作玉鸣"中,“涓涓”形容水声细微而有节奏感,宛如玉石间轻轻流淌的泉水发出的清脆声音。这里通过对比,既突出了溪泉之美,又暗示了秋天的宁静。
"天寒林静鸟无声"则描绘出一个秋季的景象,天气转冷,森林中万籁俱寂,连鸟鸣也都不再有。这里通过“天寒”和“鸟无声”两个词语,强调了秋日的清凉与静谧。
"松香一篆书横几"中的“一篆”,一般指的是一束或一捆,这里可能是指一堆的书籍。诗人在用餐之余,拿起书籍横放于案几上,享受着松林中散发出的清新气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与文化乐趣的双重享受。
"人与秋山一色清"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通过“人与秋山一色”来形容自己与大自然之间几乎融为一体的境界,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悠远,通过对山林景象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与自然合一的哲学思考。
江头雪花一尺围,不妨屋角梅垂垂。
江头三日浪簸船,不妨老子被底眠。
权奇突兀众所嗔,大是个中英特人。
何曾论渠破与堕,馀生且办担板过。
嗟我星星复种种,四十八年环堵梦。
君看后省粱肉盘,只似荜门葵苋供。
莫云侬诗太愁绝,半世全凭毛颖脱。
熟处难忘却自嫌,面目堪憎为饶舌。
腐儒诸方饱行脚,习气偶存言语缚。
独忧汤饼唤睡魔,背贴蒲团鼻雷恶。
拈时勿著文字相,肯对痴儿誇伎俩。
屈宋真眼向前会,阿球端知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