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秋闲居》
《晚秋闲居》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独坐高秋晚,萧条足远思。

家贫常畏客,身老转怜儿。

万种尽闲事,一生能几时。

从来疏懒性,应祗有僧知。

(0)
注释
独坐:独自一人。
高秋:深秋。
晚:傍晚。
萧条:凄清。
家贫:家中贫困。
畏客:害怕客人。
身老:年老。
怜儿:疼爱孩子。
万种:各种。
闲事:琐事。
一生:一生中。
能几时:有多少时光。
从来:一直。
疏懒性:懒散性格。
祗:只。
僧知:僧人理解。
翻译
独自坐在深秋的傍晚,感到凄清,思绪万千。
家中贫困常常让我害怕客人来访,随着年老,更加疼爱自己的孩子。
世间的各种琐事都变得无足轻重,一生又能有多少时光呢。
我一直来就懒散的性格,恐怕只有僧人能理解。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深秋时节的独自居住情景,充满了淡泊和超脱的情怀。"独坐高秋晚"一句,设置了整首诗的宁静而寂寞的氛围,"萧条足远思"则透露出诗人在深秋时节的心境,萧瑟的树叶似乎也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

接下来的"家贫常畏客,身老转怜儿"两句,表明了诗人的生活境遇,他因为家贫而害怕来访的宾客,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子女产生了更多的关爱。这里展示了一种悲凉和无奈,但也流露出人性的温暖。

"万种尽闲事,一生能几时"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繁杂事务持有超然态度的同时,也对生命中的快乐时光感到珍惜。这种感慨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常充满了哲理。

最后两句"从来疏懒性,应祗有僧知"则表明诗人本就具有淡泊名利、不羁于世俗的性格,而这种性情只有在出家为僧的人才能理解。这里的"应祗"意味着应该是这样的状态,而"有僧知"则暗示了与世隔绝,寻找心灵寄托的愿望。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晚秋景象和个人生活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复周汝实以送饶令入觐诗请校正

诗字五十六,字字若铿锵。

欲窜难加点,微吹觉有芒。

品题推独步,计别仅三霜。

只恐临歧客,开函喜欲狂。

(0)

题慈溪顾绣衣追慕卷

莫追慕,生如客寄死归故。

不朽惟名不死鬼,七尺微躯安复顾。

古珍速朽为天真,鸟鸾何薄蚁何亲。

澹台子羽鱼从飧,公叔乐丘瑗请前。

志士不忘在沟壑,何事荷锹并马革。

石椁千年可固骸,圣体不应有水齧。

一官遗恨负明经,缧绁不妨公冶贤。

铁冠台府今岳岳,桂枝月殿香缤纷。

惟公有名为不朽,有儿为不死。

清尸纵解馀空衣,宁无伏度一抔土。

莫追慕,空自戚,西山木主应成血。

辽阳归鹤笑累累,玉匣银觞阻真宅。

(0)

送兄仲和通判琼州

妙年折桂羡才良,别驾琼南近故乡。

一叶扁舟渡炎海,满天霖雨洗蛮方。

千山岩谷春光暖,万井桑麻化日长。

指日政成应奏最,鸣珂伫看入明光。

(0)

和李璧山·其二

最堪檐滴送歌声,五穗堂中乐五更。

秀句华霜交玉屑,新醅浓露注金茎。

松鳞阅世苍还古,石骨怜僧瘦且清。

满地绿阴春已暮,山林长愧负馀生。

(0)

巫山高

巫山高,高几许,手拨丹霞窥万里。

凤翥鸾翔十二峰,紫翠堆中插熊耳。

挂壁猕猱喘不呼,翠微飞雨满成都。

蔽亏日月疑迟速,罗列冈峦忽有无。

势趋夔府更奔腾,陆海重关第一层。

白帝城头堪骋望,阳台虽胜不须登。

(0)

咏龙兰二首·其二

艳蕊春何去,苍藤只黯然。

无言那有恨,托意似孤骞。

萝蔓终相惜,蓬心谩自旋。

未须齐物化,隐几对陈篇。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