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自急景,我闲方缓觞。
欢饮西湖晚,步转北渚长。
地坐略少长,意行无涧冈。
久知荠麦青,稍喜榆柳黄。
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
水天鸥鹭静,月露松桧香。
抚景方晼晚,怀人重凄凉。
岂无一老兵,坐念两欧阳。
我意正麋鹿,君材亦圭璋。
此会不可再,此欢不可忘。
岁暮自急景,我闲方缓觞。
欢饮西湖晚,步转北渚长。
地坐略少长,意行无涧冈。
久知荠麦青,稍喜榆柳黄。
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
水天鸥鹭静,月露松桧香。
抚景方晼晚,怀人重凄凉。
岂无一老兵,坐念两欧阳。
我意正麋鹿,君材亦圭璋。
此会不可再,此欢不可忘。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作品,名为《小饮西湖》。通过这短短的几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岁末之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与情绪流露。
"岁暮自急景,我闲方缓觞"表达了诗人面对年终将尽而加快变化的自然景象,自己却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心态。这里的“缓觞”是指慢慢地品味时间的流逝,显示出苏轼在面对时光飞逝时所持有的豁达态度。
"欢饮西湖晚,步转北渚长"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起在美丽的西湖边上举杯畅饮,同时漫步于北渚之滨,感受着那份悠长而宁静的时光。这里的“欢饮”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而“步转北渚长”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融洽。
"地坐略少长,意行无涧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境界,诗人席地而坐,心灵却飞扬于无垠的山川之中,这种超脱物外的境界,是苏轼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接着,诗人提到了“久知荠麦青,稍喜榆柳黄”,这里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感与欣赏,他不仅知道荠麦之绿,更对榆柳之黄有所钟爱,这些都是他生活情趣的一部分。
"盎盎春欲动,潋潋夜未央"则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而夜晚的静谧与深沉却还未结束。这里的“盎盎”和“潋潋”分别形容了水流的声响和夜的深邃,这些生动的声音和景象,都是诗人感受自然之美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天鸥鹭静,月露松桧香"更是对这一刻美妙境界的细腻描绘。水与天相连,鸥鹭安静无声,而夜晚的月光下,露珠挂于松桧之上散发着清新而幽雅的气息。
然而,这种宁静与和谐很快被“抚景方晼晚,怀人重凄凉”所打破。诗人在这个时候开始思念远方的人,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份凄凉,是由于彼此之间的距离感而生。
最后,“岂无一老兵,坐念两欧阳”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间聚会难得、时光易逝的感慨。这里的“一老兵”,暗指自己年岁已高,而“两欧阳”则是对欧阳叔弼兄弟的怀念。
"我意正麋鹿,君材亦圭璋"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与期望,就像他自己的志向一样,都是希望能够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此会不可再,此欢不可忘"作为全诗的结束,更深化了这种聚散之间的情感纠葛。这不仅是对当前情景的一种叮咛,也是对未来可能发生变化的预感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苏轼细腻的情感表达与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个文学家对于自然、友谊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一雨五日馀,南州三伏凉。
唤客近方沼,笑谭引杯长。
相将复登楼,月色在屋梁。
念我怀百忧,忽忽发变苍。
及此少自舒,觞咏未可忘。
孤光凛下照,景妙无留藏。
沙边数白鹭,欲下仍翔徉。
群动亦自得,如我四体康。
平生子游子,虚白生吉祥。
官舍并楼居,登临筋力强。
未可效王粲,居然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