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金丹可返魂,常流迷道不知吞。
朱禽若启岩前地,白鹿须投海底门。
欲得必先调气马,由来宜急锁心猿。
善男善女寻真诀,莫把形容化土坟。
人有金丹可返魂,常流迷道不知吞。
朱禽若启岩前地,白鹿须投海底门。
欲得必先调气马,由来宜急锁心猿。
善男善女寻真诀,莫把形容化土坟。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道教修炼者张继先所作,属于道家金丹内丹术的修炼诗歌。诗中蕴含深厚的道教哲思和修炼理念,语言精练,意象丰富。
"人有金丹可返魂,常流迷道不知吞。" 这两句强调了金丹的重要性,它能够帮助修行者返还本源,让灵魂得以超脱轮回。然而,许多修炼者却因迷失于世间的诱惑而忽略了吞服这颗金丹的重要性。
"朱禽若启岩前地,白鹿须投海底门。"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境,朱禽和白鹿都是道教中象征纯净与灵性的神兽,它们的行动引导着修行者寻找心中的那片圣洁之地,即便是深邃如海底,也要勇敢探索。
"欲得必先调气马,由来宜急锁心猿。" 这两句则是在告诫修炼者,若想获得内丹真理,必须首先调整自己的生命之气(即“气马”),同时也要迅速地控制住心中的杂念和欲望,如同锁链一般紧紧束缚着那跳跃不定的“心猿”。
"善男善女寻真诀,莫把形容化土坟。" 最后两句劝勉修炼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有志于道的,都应当追求内丹的真理,不要将自己精妙绝伦的肉身和精神宝贵如土中所埋藏的珍珠一样无谓地浪费掉。
整首诗通过对金丹修炼之重要性的强调,引导读者超脱世间纷争,追求心灵的纯净和精神的升华。
士价五羊皮,人生黍一炊。
盖棺那可忍,挂剑不胜悲。
向上谁曾到,而今渠得知。
侍臣伤立本,老姥怒羲之。
作病无如酒,穷愁正坐诗。
中郎犹有女,少傅竟无儿。
散落真行帖,飘零骚雅辞。
儒林顿憔悴,未敢哭吾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