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望涵山,一塔白云里。
东西互迎送,目尽三十里。
下有布金园,轩窗面流水。
上人富愿力,物物尽经始。
庄严万人缘,功就只弹指。
空斋了无事,鸣琴对清泚。
游鱼应朱弦,万籁入流徵。
我来不忍去,一听赏幽耳。
雨馀新月上,云物纷可喜。
莫作箕山吟,秋风坐中起。
扁舟望涵山,一塔白云里。
东西互迎送,目尽三十里。
下有布金园,轩窗面流水。
上人富愿力,物物尽经始。
庄严万人缘,功就只弹指。
空斋了无事,鸣琴对清泚。
游鱼应朱弦,万籁入流徵。
我来不忍去,一听赏幽耳。
雨馀新月上,云物纷可喜。
莫作箕山吟,秋风坐中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元吉乘船游览涵山所见的景象,以及对梵隆大师在布金园修行和艺术才华的赞赏。首句“扁舟望涵山,一塔白云里”展现了诗人从舟中远眺涵山,山间塔影若隐若现于白云之间的画面,富有禅意。接下来的“东西互迎送,目尽三十里”则写出山势延绵,景色变化无穷。
诗人称赞梵隆大师“上人富愿力”,表示大师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建造了庄严肃穆的场所,吸引万人前来,一切皆在弹指之间完成,显示出其非凡的功德。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师在空斋之中弹琴,琴声与流水声、自然之音和谐共鸣,诗人沉浸其中,感受到宁静与幽雅。
“雨馀新月上,云物纷可喜”描绘了雨后月出的清新景象,诗人感叹美景的同时,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沉溺,以免陷入消极遁世的情绪,即“莫作箕山吟,秋风坐中起”。整首诗以景抒怀,赞美了自然之美和僧人的修为,同时也寓含着人生的哲理。
昌期虞典著,亨会禹谟陈。
端揆繇三礼,平章作四邻。
重华犹命德,孤赤欲捐身。
丹凤鸣振羽,苍龙批逆鳞。
调梅长鉴日,视草每回春。
赐对璇霄切,承音玉漏频。
名堂祈睿藻,握笔注皇神。
锦字踰华衮,琅函下紫宸。
元忠嘉相国,永弼望师臣。
耿耿心匪懈,遑遑治欲纯。
股肱隆骨貌,耳目益情亲。
宝鼎须金铉,瑶题应席珍。
摛文卑宋室,掞翰侈唐人。
柱石堪隆栋,蓍龟凛佩绅。
奎文流翼轸,乾象列星辰。
杰峙钤山丽,恩波楚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