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馘关东扛鼎雄,指呼奴隶走王公。
祇缘夺嫡中心慊,反畏商山鹤发翁。
坐馘关东扛鼎雄,指呼奴隶走王公。
祇缘夺嫡中心慊,反畏商山鹤发翁。
这首诗描绘的是汉高祖刘邦年轻时的勇猛形象和他在争夺帝位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首句"坐馘关东扛鼎雄",以夸张的手法刻画出刘邦在关东地区力大无穷、英勇善战的形象,仿佛他是能单臂举起鼎的英雄。"指呼奴隶走王公"则展现了他指挥若定、威势赫赫的一面,连贵族王公都得听从他的调度。
然而,诗的后两句揭示了刘邦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恐惧。"祇缘夺嫡中心慊",他之所以如此拼尽全力争夺皇位,是因为对嫡长子继承制度的不满,渴望得到权力的满足。但"反畏商山鹤发翁"一句,暗示了他对商山四皓(四位德高望重的隐士)的敬畏,这些老者虽然年迈,却可能成为潜在的政治威胁,让刘邦即使成功登基,也对这些隐居的智者心存畏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刘邦的勇猛与内心的纠结,展现了他复杂的人物性格和权谋斗争的智慧。陈造作为南宋诗人,以历史人物为题材,寓言式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见解和文学创作的深度。
伞盖山前曾卓锡,晋安王初造禅室。
水火定成人未知,部曲不前马辟易。
床边卧虎如睡犬,王虽及门不敢入。
冰雪亲瞻道德容,再拜平生愿心息。
两泉俱出雌雄龙,玉壳灵龟蛇五色。
聪禅笑傲贤王喜,鱼龟乃能就掌食。
高风乾没五百年,依旧云山如夙昔。
雨中来游春已老,忽见江南少年客。
坐中偶生乡井心,想见禅山倚天碧。
清境幽閒欣可名,偶然得句因题壁。
梦幻有贵贱,譬如绵与芦。
美恶俱一暖,未易相贤愚。
我少怀毛发,倦禅辄逃儒。
投老加冠巾,舞笏师道吾。
世事几时毕,云山何处无。
何为聚落中,滞留如贾胡。
溪声替说法,聚石为讲徒。
拊手笑远志,甘为小草乎。
单衣喜和风,诗眼爱空翠。
野亭亦翛然,散坐聊倦倚。
坐久忽闻樵,见视一笑喜。
那知深林外,曲折见流水。
幽光弄绀碧,春色泼秀气。
去为千顷泽,堤柳相妩媚。
月光方下彻,浮空见赪尾。
投砾戏惊之,扑摝沙禽起。
归途望林壑,烟霭隔山寺。
便如斜川游,岁月亦相似。
阆中胜事不妨奇,旧来僻左人谁知。
祗缘乃祖肠断句,名与江水东南驰。
阆人德之不敢忘,遗祠今在南山上。
壁间画得太瘦生,想是当年苦吟样。
寄将模本博新诗,为我落笔挥珠玑。
君家自是个中脚,会道春从沙际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