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曲禅扉掩,蝉鸣谷树幽。
石床堪信宿,竹院喜曾游。
剥转猿频报,经翻叶落稠。
随缘忘去住,况为晚山留。
径曲禅扉掩,蝉鸣谷树幽。
石床堪信宿,竹院喜曾游。
剥转猿频报,经翻叶落稠。
随缘忘去住,况为晚山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访问无量寺时的内心感受与所见景象。首句“径曲禅扉掩”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往寺庙的禅房,门扉紧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蝉鸣谷树幽”一句通过蝉鸣声和山谷中的树木,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
“石床堪信宿,竹院喜曾游”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熟悉与喜爱,石床适合过夜,竹院曾经游览过,流露出一种亲切感和回忆。接下来,“剥转猿频报,经翻叶落稠”描绘了山中猿猴的频繁啼叫和翻阅经书时树叶掉落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禅宗修行的宁静。
最后,“随缘忘去住,况为晚山留”表达了诗人随缘而行,不拘泥于过去与未来的哲学思想,即使是在傍晚时分仍被这座山所吸引,不愿离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禅宗精神的感悟,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宁静之美。
出门即远道,君去有谁令。
诗价侯门贱,时情客路轻。
晚云归独树,寒雨暗荒城。
此地还相别,谁能不动情。
蜗舍不容膝,烦歊局寝兴。
岂惟倦束带,絺绤犹云憎。
清微跨城角,窣兀疑凝冰。
深池暮黯黯,远岫朝棱棱。
往岁与申子,宾朋日云蒸。
遂令栋宇陋,顾盻流名称。
先生今诗伯,气欲青云凌。
锵然出佳句,椒兰布畦塍。
邀我避暑游,意重愧难胜。
何当酌沆瀣,神明自清澄。
嗟彼浮名者,此亭岂易升。
踟蹰恐后时,摄衣请先登。
阿髯学升堂,干母思靡悔。
文成艺桃李,不言行道兑。
阿苏妙言语,机警欲无对。
子姓何预人,兰玉要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