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二首·其二》
《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米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携琴绕碧沙,摇苇弄青霞。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

宴游来野客,形胜得山家。

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的悠闲与雅致。首句“携琴绕碧沙”,开篇即以“琴”这一意象引入,仿佛在告诉读者,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散步,更是一场心灵的旅行,琴声相伴,使得整个旅程充满了诗意和韵律。

“摇苇弄青霞”一句,将画面进一步展开,芦苇随风轻摆,与天边的云霞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这里的“摇苇”与“弄青霞”相互映衬,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两句,诗人选取了两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杜若与芙蓉,分别生长在幽静的庭院和曲折的池塘中,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宴游来野客,形胜得山家”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情景,他们或许是在欣赏美景,或许是在品茗谈笑,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聚会,都充满了欢愉与和谐。这里的“宴游”不仅指实际的宴饮游乐,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最后,“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流连忘返,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一步都像是踏上了仙境,时间似乎变得缓慢,让人不愿离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高雅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米芾

米芾
朝代:宋   籍贯:被服效唐   生辰:1051-1107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猜你喜欢

王殿丞举通判桂州

科名得玉向昆邱,家世长淮入海流。

通籍殿中钩盾省,颁条岭外桂林州。

汉皇前席期清夜,楚客归帆指素秋。

父老欢闻邻郡政,壶浆千里待鸣驺。

(0)

杭州严从事

柳岸兰桡片席飞,秋风泽国季鹰归。

幕中莲渚红衣脱,江外莼羹紫线肥。

十部须知从事贵,双鱼莫遣尺书稀。

西陵正接家山路,试为因人问钓矶。

(0)

怀寄枢密王左丞

高陪七圣从轩游,帷幄深严日运筹。

口里雌黄归品藻,盘中薤白想风流。

珠宫地密妨趋谒,铜钵声沉断唱酬。

独喜修书依绛帐,时登阙里受春秋。

(0)

赠都下写真叶德明

我昔山林人不识,或疑谪仙或狂客。

仰看青天不看人,醉里那知眼青白。

一携破砚入长安,素衣成缁绿鬓斑。

上林麒麟著野马,沧洲鸥鹭缀孔鸾。

汉宫威仪既不入贵人样,灞桥风雪又不见诗人相。

不须览镜照清溪,我亦自憎尘俗状。

叶君著眼秋月明,叶君下笔秋风生。

市人请画即唾骂,只写龙章凤姿公与卿。

肯来为予写衰貌,掷笔掉头欣入妙。

相逢可惜迟十年,不见诗翁昔年少。

(0)

酷暑观小僮汲水浇石假山

堂后檐前小石山,一峰瘦削四峰攒。

忽腾绝壁三千丈,飞下清泉六月寒。

乃是家僮聊戏事,倒倾古井作惊湍。

老夫畏热年来甚,更借跳珠裂玉看。

(0)

瑞香盛开呈益国公二首·其一

近看丁香万粒攒,远看却与紫毬般。

谁将玉胆蔷薇水,新濯琼肤锦绣襌。

净界薰脩尔芬馥,无人剪剔自团栾。

下元前至上元后,省得龙沉与麝兰。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