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抛书叩我门,土床呼坐礼无烦。
士当缧绁非其罪,顽到袈裟不可言。
已讶新篇凌屈宋,更参妙义指风幡。
钵中抖擞馀残粒,带雪连声且共吞。
日暮抛书叩我门,土床呼坐礼无烦。
士当缧绁非其罪,顽到袈裟不可言。
已讶新篇凌屈宋,更参妙义指风幡。
钵中抖擞馀残粒,带雪连声且共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释函可与一位不速之客在傍晚时分的偶遇与对话。首句“日暮抛书叩我门”,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突然的造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土床呼坐礼无烦”一句,通过简朴的待客方式,体现了主人的真诚与随和。
“士当缧绁非其罪,顽到袈裟不可言”两句,表达了对士人无辜遭受囚禁的同情,以及对顽固之人选择遁入佛门的不解,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复杂性的思考。
“已讶新篇凌屈宋,更参妙义指风幡”则展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佛法深奥义理的领悟,将文学与宗教哲学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最后,“钵中抖擞馀残粒,带雪连声且共吞”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分享食物,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朴素与禅意,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访客之间温馨而深刻的交流,还蕴含了对社会、人性、文学与宗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表达。
仙吏紫薇郎,奇花共玩芳。
攒星排绿蒂,照眼发红光。
暗妒翻阶药,遥连直署香。
游枝蜂绕易,碍刺鸟衔妨。
露湿凝衣粉,风吹散蕊黄。
蒙茏珠树合,焕烂锦屏张。
留客胜看竹,思人比爱棠。
如传采蘋咏,远思满潇湘。
忍事敌灾星,物望倾心久。凶渠破胆频。
鼎饫和方济,台阶润欲平。
夜短猿悲减,风和鹊喜虚。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幽。
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
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隔谷见鸡犬,山苗接楚田。
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
官路好禽声,轩车驻晚程。
南楼山最秀,北路邑偏清。
多病形容五十三,谁邻借笏趁朝参。
十年太华无知己,只得虚中两首诗。
看师逸迹两师宜,高适歌行李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