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冯氏双节诗为陆贞姑赋·其二》
《冯氏双节诗为陆贞姑赋·其二》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撚管丹初拭,敲铜血尽枯。

已甘井底水,那问夜啼乌。

抱泣惟之子,扶床有小姑。

才疑风日暖,回味可如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冯氏双节的凄美故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与命运。首句“撚管丹初拭,敲铜血尽枯”以“撚管”和“敲铜”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在创作时的深情与投入,如同丹砂初试般的新鲜与热情,又似铜器敲击至血尽枯竭的执着与坚韧。这不仅展现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热情,也暗含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深厚与复杂。

接着,“已甘井底水,那问夜啼乌”一句,运用了井底之水与夜啼之乌的意象,表达了主人公甘于平凡、不求名利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周围环境的冷漠与不理解。这种对比,既展现了主人公的自我牺牲精神,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抗争。

“抱泣惟之子,扶床有小姑”则描绘了主人公在面对家庭责任时的辛酸与坚强。抱泣之子,表现了对子女的深爱与不舍;扶床之小姑,则体现了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与责任感。这一场景充满了亲情的温暖与生活的沉重,展现了主人公作为女性在传统社会角色中的复杂情感与担当。

最后,“才疑风日暖,回味可如荼”以自然景象的变化为引,表达了主人公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风日暖,象征着外界环境的改善或内心的温暖,而回味如荼,则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深刻反思与珍惜。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主人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也暗示了她对生活苦涩与甜蜜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冯氏双节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命运与情感世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有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是一首富有深度与情感共鸣的作品。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郁林八景诗·其二白石洞天

萧萧松叶下秋山,金井蟠龙紫雾閒。

白石煮来春欲暮,不知笙鹤几时还。

(0)

江门春浪

杜若洲边蹙锦纹,潮生潮落过江门。

一川滟滟涵春涨,万顷溶溶带雨浑。

烟重绿浮芳草渡,风微红映落花村。

使君此日乘槎去,为问支机石尚存。

(0)

赠晚节谢表之寿

我亦与君同寿日,年年寿酒不同斟。

未残篱菊凌霜晚,将进霞觞感岁侵。

驻世百龄何用药,丹成九转只留心。

薄田香稻今当熟,浊酒燃荆聊一吟。

(0)

谒菊坡有作

夫何造化妙,产此名世贤。

横胸几渊海,直步三山巅。

道德百世师,呼吸雷风随。

出手无全牛,历历堪鼎彝。

孤忠久忧国,端揆宜戮力。

当宁侧席思,胡然乐家食。

吁嗟宋阳九,奇袤蚀仁厚。

毒手摧纲常,真魏已掣肘。

贤俊几登崇,叶公能好龙。

大厦支一木,胡马鸣西风。

岂谓惮错节,泉流自中竭。

辞疏几千年,义命真皎洁。

寒坡秋露深,霜英动豪吟。

灵凤奋万仞,矰缴嗟何心。

悠悠四百年,白日悬青天。

晨窗对书读,清风犹泠然。

(0)

粤秀山

极目扶胥一水隈,三山如拥五羊来。

歌楼菊径皆刘迹,野草秋风满汉台。

人语渐随烟市合,征帆犹傍夕阳开。

萧疏僧舍青松外,忽听樵歌首重回。

(0)

东台赵中宪观妓诗来和寄

榆荚风轻叶点池,采春弦管任穿篱。

娇歌紫燕调新舌,纤舞夭桃妒滟肌。

矍铄将军犹挂齿,风流京兆漫谈眉。

细听玉柱传心事,更觉鱼书约会迟。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