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扶胥一水隈,三山如拥五羊来。
歌楼菊径皆刘迹,野草秋风满汉台。
人语渐随烟市合,征帆犹傍夕阳开。
萧疏僧舍青松外,忽听樵歌首重回。
极目扶胥一水隈,三山如拥五羊来。
歌楼菊径皆刘迹,野草秋风满汉台。
人语渐随烟市合,征帆犹傍夕阳开。
萧疏僧舍青松外,忽听樵歌首重回。
这首诗描绘了粤秀山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岑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与人文之韵。
首联“极目扶胥一水隈,三山如拥五羊来”,诗人站在粤秀山上,极目远眺,只见一条河流蜿蜒曲折,仿佛将三座山峰拥簇而来,象征着广州的象征——五羊的传说,展现出山河壮丽的景象。
颔联“歌楼菊径皆刘迹,野草秋风满汉台”,诗人通过“歌楼”、“菊径”、“刘迹”、“野草”、“秋风”、“汉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韵味的画面。歌楼与菊花小径,暗示着文人雅士的足迹;野草与秋风,则渲染出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象;汉台则暗含着对古代文化的追忆。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富有文化内涵又充满自然美的场景。
颈联“人语渐随烟市合,征帆犹傍夕阳开”,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市井生活与航海景象。随着夜幕降临,市井中的人声逐渐融合在一起,而远处的征帆在夕阳的映照下缓缓展开,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尾联“萧疏僧舍青松外,忽听樵歌首重回”,诗人最后以僧舍与青松为背景,描绘了一位樵夫的歌声回荡在山谷间的情景。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粤秀山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完美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鹈鴂才鸣歇众芳,忽看佳菊变秋光。
江头雨涨梅同熟,陇上风清麦正黄。
莫待重阳拚一醉,不愁长夏自微凉。
篱根休遣儿曹见,又说梨花捧寿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