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相伴十馀年,旧事陈言知几编。
到了不如无累后,困来颠倒枕书眠。
一灯相伴十馀年,旧事陈言知几编。
到了不如无累后,困来颠倒枕书眠。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全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一灯相伴十馀年的点滴生活,抒写了对旧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无奈的心境。
“一灯相伴十馀年”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与那盏灯长久的陪伴,而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陪伴,更是精神上的一种慰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孤独。随后的“旧事陈言知几编”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记忆犹新的情感,这些回忆就像书中的篇章一样清晰可辨。
然而,“到了不如无累后”一句却带来了一种转折,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许多事之后,对于过去的纠缠和对未来的期待都已释然。这种“无累”的心境,是一种超脱世俗羁绊后的轻松与自在。
最后,“困来颠倒枕书眠”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在疲惫中沉浸于书海,寻找安慰的场景。这里的“困来”可能是指身体上的疲劳,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困顿。而“颠倒”一词,则表明了诗人阅读时的情感投入之深,仿佛自己融入到了书中的世界。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阅读生活,还透露出了他在现实与精神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在的超脱,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