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其二》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其二》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客馆芳尊好共醺,玉街凉月正纷纷。

却怜合晕萦纤翳,尚觉清辉缺一分。

飞盖喜无风雨妒,□□□□□□□。

高楼思妇砧方急,欲谱霓裳不忍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四夜晚,诗人与友人在客馆中饮酒赏月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首句“客馆芳尊好共醺”,生动地展现了聚会的欢乐氛围,人们在酒香中畅谈欢笑。接着,“玉街凉月正纷纷”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洒在街道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秋夜氛围。

“却怜合晕萦纤翳,尚觉清辉缺一分。”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月光被云层遮挡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某种不祥之兆,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警报。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在欢快的聚会场景中增添了一丝忧郁和紧张的气氛。

“飞盖喜无风雨妒,□□□□□□□。”这一句中的空缺部分可能是诗人的即兴发挥,表达了一种对当前环境的满足感,即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没有风雨来打扰聚会的愉悦。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当下幸福时刻的珍惜,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欣赏。

最后,“高楼思妇砧方急,欲谱霓裳不忍闻。”这两句诗将视角转向了远方,描绘了一位思妇在高楼上急切地捣衣的情景。捣衣声是古代妇女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时发出的声音,这里既表现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也暗含了对战争或紧急情况的担忧。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与友人聚会的欢乐、对美好月色的欣赏、对不祥预感的忧虑、以及对远方亲人思念的深切情感,同时又融入了对社会动荡的隐忧,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面前山好无人识,定是飞来小鹫峰。

(0)

属疾

李白羹初美,相如渴渐瘳。

八砖非性懒,三昧减心忧。

笔宛多批凤,词锋胜解牛。

旧山疑鹤怨,畏日想云愁。

广内劳挥翰,通中羡枕流。

使星方屡降,客辖未容投。

好奏倪宽议,何须庄舄讴。

朝衣熏歇不,侍史待仙洲。

(0)

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閤六首·其一

赤伏祥晖盛,黄离治象亨。

天时四序正,君德万方明。

(0)

田间辞三首·其二

我耕兮我田,雨浪浪兮雷填填。

水漫漫兮种不下,出门见水兮泪滂沱。

惠我晴兮疾耕而耨,螟败之兮颖弗得秀。

呜呼,我无时违兮时不我予。

时不予兮奈何,蹇无忘兮吾事。

(0)

即事

秋来高处不宜登,闲却西楼最上层。

读罢黄庭窗户晚,自敲清磬上香镫。

(0)

句·其二

无邪烦艾子,有愠赖桐孙。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