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阑干铺碧甃。小雨新晴,才过清明后。
初见花王披衮绣。娇云瑞日明春昼。
彩女朝真天质秀。宝髻微偏,风卷霞衣皱。
莫道东君情最厚。韶光半在东堂手。
三叠阑干铺碧甃。小雨新晴,才过清明后。
初见花王披衮绣。娇云瑞日明春昼。
彩女朝真天质秀。宝髻微偏,风卷霞衣皱。
莫道东君情最厚。韶光半在东堂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前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盛开的美丽景色和自己栽培之花的喜悦心情。
"三叠阑干铺碧甃" 一句,以精巧的构图手法描绘出层层叠叠的阑干与其上的绿意,营造了一种深邃而又清新脱俗的氛围。"小雨新晴,才过清明后",点出了时间背景,是在一场细雨过后的晴朗天气中,正值春季的一个时节——清明之后,这个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发。
"初见花王披衮绣" 表现了牡丹这位“花王”初次展现其华丽服饰的壮观景象,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此句强调了它的高贵与美丽。紧接着的"娇云瑞日明春昼" 一句,则以柔和的语气描绘出温暖的阳光和轻盈的云朵,为牡丹的盛开提供了一幅和谐宜人的背景。
"彩女朝真天质秀" 这里的“彩女”指的是花神或仙女,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在春日里,花儿们向着太阳展示自己最真实、最美丽的模样。"宝髻微偏,风卷霞衣皱" 一句,则描写了牡丹瓣片间若隐若现的精致之处,以及微风中轻拂过花朵,使其看起来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 "莫道东君情最厚。韶光半在东堂手",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对春天的深厚情感,并通过“韶光”一词,暗示了自己与春光共存的乐趣,以及对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的情感寄托。
出重关、云低草暗,吹遍软尘千里。
看队队、风生画戟,金缫环飞豹尾。
孔雀新翎,银貂小袖,鹰臂团龙紫。
日已夕、炙脆烹鲜,凤罽猩罗,玉几炉烟谁侍。
有故人、高三十五,珥笔行宫丹陛。
短箭轻弓,题香醉露,日近天颜喜。
赋长扬上林,银光细写多矣。
恨飘零、弹莺蹋柳,瘦马茸衫燕市。
射石心寒,请缨路杳,閒杀英雄气。
算明年只好,河阳摊书花底。
但庭前、楝花风过,疏疏零落阶砌。
朝云未破重帏梦,故作廉纤天气。春去矣。
拚满眼、红酣绿唾留无计。踏青曾几。
自挑菜归来,湔裙去后,镇日小门闭。
更慵把,镜槛帘钩挂起。离迷还乱人意。
无边烟草天涯路,留却狂夫归骑。最恨是。
辜负了、双鬟小凤钗头腻。谁怜不寐。
任午梦将愁,夜篝做冷,听到打窗细。
采桑残,缫车簌簌,山家了忙事。
安排重午,把酒读离骚,囗鱼不至。
故人风雨遥相忆。枉琼笺一纸。
为报道、酴醾吹尽,紫薇花绽矣。
携侣叩门恰斜阳,碧阑干记,少日传经地。
牙签乱,遗书万卷犹横几。
草木只今堪敬也,况风采、欧阳今两世。
四坐休辞酩酊,聚花前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