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课儿联·其九九三》
《课儿联·其九九三》全文
清 / 梁鼎芬   形式: 对联

梧桐叶下秋风紧;薜荔香微夜月高。

(0)
鉴赏

此联描绘了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梧桐与薜荔两种植物,以及季节与时间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梧桐叶下秋风紧”,首先以梧桐叶的凋零和秋风的强劲,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梧桐作为秋季的代表性植物之一,其叶子在秋风的吹拂下逐渐枯黄、飘落,象征着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同时也给人以时间匆匆、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薜荔香微夜月高”,则将视角转向夜晚,通过描述薜荔(一种常绿藤本植物)在月光下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意境。薜荔在月光的照耀下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赋予了场景一种超脱世俗的韵味。这里的“夜月高”不仅描绘了月色的明亮,也隐含着时间的深远和空间的辽阔,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诗意体验。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深秋之夜的独特魅力,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梁鼎芬
朝代:清

梁鼎芬(1859—1919),晚清学者、藏书家,广东番禺人。字星海,一字心海,又字伯烈,号节庵,别号不回山民、孤庵、病翁、浪游词客、葵霜、藏山、藏叟等;室名有耻堂、葵霜阁、栖凤楼、抗愤堂等。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曾因弹劾李鸿章,名震朝野。后应张之洞聘,主讲广东广雅书院和江苏钟山书院,为《昌言报》主笔。辛亥革命前有反帝主战思想。后任溥仪的毓庆宫行走。
猜你喜欢

题赵魏兰石歌

吴兴妙年冰雪姿,鸥波水暖清涟漪。

醉挥兔颖尽书法,密竹幽兰苍玉枝。

湘滨楚畹烟雾湿,我欲佩之将何适。

千载孤芳烈士风,一调朱丝对寒碧。

(0)

登望湖亭

秋风登此望湖亭,烟水微茫接窅冥。

地坼荆扬天下壮,龙更秦汉至今灵。

神仓气吐漫山赤,庐阜光飞隔岸青。

回首老苏仙去远,独留诗句挟风霆。

(0)

赠杨允铭小篆歌

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

绎山秦望石皆裂,馀者散失如飘烟。

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

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

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

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

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

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

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

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

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

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

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

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

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

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

(0)

感怀·其二

男儿盖棺事则已,壮士拔剑歌莫哀。

功名富贵我何有,松菊田园归去来。

(0)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其二题陈贯道天梯胜槩图诗卷

锦城山水足游遨,万里轻舟溯峡劳。

云净峨眉看古雪,风微滟滪听惊涛。

相如文采琴台暮,诸葛功名剑阁高。

不用登临倍惆怅,颂成蚤拟继王褒。

(0)

题望海亭亭在乌石山之阳平章燕公所建

瀚海苍茫际远空,危亭极目兴无穷。

潮平五虎风涛壮,波撼三山地势雄。

华构入云嘘蜃气,金樽邀月咽龙宫。

登临又喜楼船近,心逐川流日夜东。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