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园杂诗六首.不寐》
《南园杂诗六首.不寐》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长年睡益少,气耗非神清。

昨朝多啜茶,况以思虑并。

中烦枕屡移,展转何时明。

苏秦六国印,力取鸿毛轻。

白圭万金产,运智立可营。

如何五更梦,百方终不成。

(0)
注释
长年:长久。
益少:减少。
气耗:精神消耗。
非神清:而非神志清明。
昨朝:昨日。
多啜茶:喝了许多茶。
况:再加上。
思虑并:思考忧虑。
中烦:心中烦闷。
枕屡移:辗转反侧。
展转:辗转。
何时明:何时才能天亮。
苏秦:战国时期的人物。
六国印:六国相印。
力取:轻易获取。
鸿毛轻:如同鸿毛之轻。
白圭:古代富商。
万金产:万金财富。
运智:运用智慧。
立可营:就能轻易获取。
五更梦:五更时分的梦境。
百方:百般方法。
终不成:始终无法实现。
翻译
长久以来睡眠减少,精神消耗而非神志清明。
昨日喝了许多茶,再加上思考忧虑一起。
心中烦闷辗转反侧,何时才能天亮呢。
苏秦凭借六国相印,轻易获取如同鸿毛之轻。
白圭拥有万金财富,运用智慧就能轻易获取。
为何我在五更时分的梦境中,尝试百般方法却始终无法实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与淡泊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长年睡益少,气耗非神清"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不如从前,睡眠也越来越浅,精神也不再像过去那么清醒。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对衰老的感慨。

接下来"昨朝多啜茶,况以思虑并"则显示出诗人在品茶时心中所蕴含的忧虑和思考,这些都是平日里不曾有过的。"中烦枕屡移,展转何时明"进一步描绘了夜不能寐的心境,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渴望着天亮。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消极的情绪之中,而是通过历史上的比喻来激励自己。"苏秦六国印,力取鸿毛轻"提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策略取得了六国的信任,并且能够从中得到实际的利益,这里用以比喻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解决现实中的困境。

"白圭万金产,运智立可营"则是说白圭虽小,但价值连城,提醒自己即使在困难之中,也能凭借智慧创造出价值和成就。最后的"如何五更梦,百方终不成"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感受,即便是夜以继日地追求,但种种美好如同梦境,最终难以实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观察,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挑战时所持的心态与策略。它既有对衰老和困顿的感慨,也有对智慧力量的肯定,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思山居一十首.思登家山林岭

自知无世用,只是爱山游。

旧有嵇康懒,今惭赵武偷。

登峦未觉疾,泛水便忘忧。

最惜残筋力,扪萝遍一丘。

(0)

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

鹤裘筇竹杖,语笑过林中。

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自嫌山客务,不与汉官同。

(0)

秋日忆暕上人

一从持钵别,更未到人间。

好静居贫寺,遗名弃近山。

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

若便浔阳去,须将旧客还。

(0)

春日忆家

自觉劳乡梦,无人见客心。

空馀庭草色,日日伴愁襟。

(0)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

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0)

送侯郎中任新定二首·其二

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

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

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

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