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睡益少,气耗非神清。
昨朝多啜茶,况以思虑并。
中烦枕屡移,展转何时明。
苏秦六国印,力取鸿毛轻。
白圭万金产,运智立可营。
如何五更梦,百方终不成。
长年睡益少,气耗非神清。
昨朝多啜茶,况以思虑并。
中烦枕屡移,展转何时明。
苏秦六国印,力取鸿毛轻。
白圭万金产,运智立可营。
如何五更梦,百方终不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与淡泊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长年睡益少,气耗非神清"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不如从前,睡眠也越来越浅,精神也不再像过去那么清醒。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对衰老的感慨。
接下来"昨朝多啜茶,况以思虑并"则显示出诗人在品茶时心中所蕴含的忧虑和思考,这些都是平日里不曾有过的。"中烦枕屡移,展转何时明"进一步描绘了夜不能寐的心境,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渴望着天亮。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消极的情绪之中,而是通过历史上的比喻来激励自己。"苏秦六国印,力取鸿毛轻"提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策略取得了六国的信任,并且能够从中得到实际的利益,这里用以比喻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解决现实中的困境。
"白圭万金产,运智立可营"则是说白圭虽小,但价值连城,提醒自己即使在困难之中,也能凭借智慧创造出价值和成就。最后的"如何五更梦,百方终不成"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感受,即便是夜以继日地追求,但种种美好如同梦境,最终难以实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观察,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挑战时所持的心态与策略。它既有对衰老和困顿的感慨,也有对智慧力量的肯定,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一从持钵别,更未到人间。
好静居贫寺,遗名弃近山。
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
若便浔阳去,须将旧客还。
自觉劳乡梦,无人见客心。
空馀庭草色,日日伴愁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