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兰枝遽就摧,阴风庶逐一阴回。
残奁在室弥增慨,遗挂当窗半积灰。
此日帏空劳梦想,何年月夜待魂来。
抚衷最是伤怀处,卷帙多资质厍财。
倏忽兰枝遽就摧,阴风庶逐一阴回。
残奁在室弥增慨,遗挂当窗半积灰。
此日帏空劳梦想,何年月夜待魂来。
抚衷最是伤怀处,卷帙多资质厍财。
这首诗《哀弦篇三首(其二)》由清代诗人缪重熙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悼念亡人的哀伤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不舍。
首句“倏忽兰枝遽就摧”以兰花凋谢的景象隐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突然离世的震惊与悲痛。接着,“阴风庶逐一阴回”一句,借阴冷的风象征哀思的沉重与不散,暗示着对逝者离去的不舍与思念。
“残奁在室弥增慨,遗挂当窗半积灰。”这两句通过描写室内物品的残缺与灰尘的堆积,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对逝者的怀念。室内的物件虽在,但主人已不在,这不仅是物是人非的感慨,更是对逝者永远离去的无奈与哀伤。
“此日帏空劳梦想,何年月夜待魂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思念与渴望。即使在梦中也难以见到逝者,只能在未来的某个夜晚,期待着逝者的灵魂归来,可见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之深。
最后,“抚衷最是伤怀处,卷帙多资质厍财。”这两句则点明了内心的伤痛与对逝者留下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怀念。这里的“卷帙”可能指的是书籍或文集,暗示了逝者留下的知识与智慧,而“资质厍财”则可能是对逝者人格魅力与财富的赞美,表达了对逝者多方面价值的追忆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雨带苍烟,须粘残雪,几年今日秋崖。
梅花篱落,不减旧情怀。
更觉神仙有分,一条冰、羽客官阶。
朝真外,研朱点易,风露滴松钗。
蓬莱。
清浅未,吾将游戏,月坞云齐。
已相期汗漫,鹤蜕青鞋。
一念人间尘土,为雏孙、留醉茅柴。
今而后,村书杂字,尽有老生涯。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
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
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云涧之癯,有诗盟未了,鸥泛江湖。
一官直为仙耳,不受尘驱。
高情逸韵,自兰亭、已后都无。
准拟画、剡舟夜雪,与君相对成图。
半竹苔寒如此,问谁欤来者,鹤伴熏炉。
何如贮之天上,风露冰壶。
江南春早,想梅花、不肯欺吾。
疑便是,孤山之北,水香月影林逋。
辇路融晴,宫云逗晓青旗报。
梅边香沁彩鞭寒,初信花风到。
笑语谁家帘幕,镂冰丝、红粉绿闹。
髻横玉燕,鬓颤琼幡,不能知掉。
看见春来,麴尘微涨催兰棹。
娇横拂略上柔条,等得莺眠觉。
引出千花万草。
喜搀先、椒盘竹爆。
问谁天上,瑶帖初供,玉堂归儤。
雪带边寒,渺愁予、雪中谁抱奇节。
逊在扬州,逋老孤山,芳信顿成消歇。
江南茅屋今安在,疏影瘦、祗堪叹息。
归来未,沙头立尽,暮天云碧。
自笑梁园赋客。
倚旧日鞍鞯,春风巾帻。
问讯横枝,暖热新花,无处访寻诗阁。
几年不见冰霜面,知谁共、批风支月。
归来也,鸥盟不妨再结。
一年寒尽也。
问秦沙、梅放未也。
幽寻者谁也。
有何郎佳约,岁云除也。
南枝暖也。
正同云、商量雪也。
喜东皇,一转洪钧,依旧春风中也。
香也。
骚情酿就,书味熏成,这些情也。
玉堂深也。
莫道年华归也。
是循环、三百六旬六日,生意无穷已也。
但丁宁,留取微酸,调商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