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百年不用,当三春阅之。
亦称貔及虎,皆识鼓和旗。
在事赏胥遍,加恩旌独奇。
狩巡兹正务,岂为恣游嬉。
可百年不用,当三春阅之。
亦称貔及虎,皆识鼓和旗。
在事赏胥遍,加恩旌独奇。
狩巡兹正务,岂为恣游嬉。
这首诗描绘了阅兵的壮观场景与严谨的军事组织。开篇“可百年不用,当三春阅之”表达了阅兵虽非日常所需,但在春季进行则恰到好处,寓意着对军队力量的重视与展示。接着“亦称貔及虎,皆识鼓和旗”运用比喻手法,将士兵比作勇猛的貔貅与老虎,强调他们对鼓声与旗帜的识别能力,体现了军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
“在事赏胥遍,加恩旌独奇”表明了阅兵时对所有参与者的奖赏公正全面,并特别表彰了那些表现突出者,彰显了公平与激励并重的管理理念。最后“狩巡兹正务,岂为恣游嬉”强调了阅兵不仅是例行公事,更是严肃的军事训练与巡视,绝非单纯的娱乐活动,突出了其军事意义与教育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阅兵的场景与细节,展现了清朝对于军队建设和军事训练的高度关注与严格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对士兵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的重视。
欢伯招我游,愁城域我止。
悲欢各有缘,不落杯匕里。
两渡琼海洋,孑身抛妻子。
中馈乏酒储,曷为嘉宾喜。
况乃逢俗宾,投觞辄欲起。
强作解事言,浊醪有妙理。
知音不在弦,得趣酒可已。
今我欲还山,此瓢永弃矣。
辟如鼠饮河,岂必窥其涘。
怀哉阮步兵,瓣香聊以祀。
托迹城市久,不能事远耕。
为园向东皋,今岁始得成。
编麻插疏篱,周折互相撑。
开畦列高下,凿沼注清泠。
细雨鱼儿长,菜甲亦以生。
钓鱼持作馔,剪蔬持作羹。
邻父偶然过,不用相逢迎。
浊醪出行厨,对酌还尽倾。
虽谈不甚解,而自爱其情。
从此罢琴书,来读种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