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愧材拳曲,频遭弃盛时。
诸君今特达,吾道赖扶持。
日下冠裳竞,名山几辈期?
凛哉鞶与鉴,慎弗习同移。
自愧材拳曲,频遭弃盛时。
诸君今特达,吾道赖扶持。
日下冠裳竞,名山几辈期?
凛哉鞶与鉴,慎弗习同移。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喜魏源王柏心李杭诸君成进士寄之以诗五章》中的第二章。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魏源、王柏心、李杭等人在盛世中脱颖而出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在当时社会中施展才华的遗憾。
首句“自愧材拳曲”直抒胸臆,诗人自认才能平庸,难以在社会大潮中崭露头角,表达了对自己能力的自我审视和谦逊态度。接着,“频遭弃盛时”则点明了自己在盛世中屡受冷落的命运,暗含着对时代背景和个人际遇的感慨。
“诸君今特达,吾道赖扶持”两句转折,诗人由自身的失落转而为友人的成就感到欣慰和自豪。他意识到,正是这些杰出人物的崛起,才使得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得以被社会所接纳和扶持,体现了对朋友成功的肯定和支持。
“日下冠裳竞,名山几辈期?”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群雄逐鹿、人才辈出的社会景象,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所作为的遗憾。
最后,“凛哉鞶与鉴,慎弗习同移”两句以警世之语收尾,强调了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要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的重要性。这里的“鞶”和“鉴”分别指腰带和镜子,象征着个人的道德准则和自我反省的能力,提醒人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不能忘记初心和自我约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自身与友人的境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理愁无绪。酡颜对、吴霜酣饱双树。
半生枯稿惯悲秋,膏泽违春雨。算落叶、翔空万羽。
江村图画疑晞古。
讶澹泊人家,买到北燕支,盖尽石阑寒素。
闻道径石停车,枫林坐晚,冷色薰透吟赋。
炫天霞彩照东篱,更絮寒鸦语。久隔鲈莼脍缕。
烹湘休遣残红去。
望待偿、明朝愿,厚积阶茵,醉供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