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五边笛》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其五边笛》全文
明 / 邝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

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

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凄美画面,通过笛声、月色、胡儿、汉塞、沙柳、梅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情感氛围。

首句“吹笛上高城”,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行为——在高高的城墙上吹奏笛子,这一动作本身就充满了孤独与悲凉的意味。接着,“城秋月正明”一句,以明亮的月光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与凄清,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胡人与汉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胡儿的泪水与龙的鸣叫,都透露出一种异域的哀愁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里,“龙鸣”可能象征着边塞的警报或某种不祥之兆,增加了诗歌的紧张感。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沙柳在风沙中折断,象征着边塞生活的艰难与不易;而梦中的梅花,则是诗人对故乡温暖与和平的向往,但现实的残酷却让这种梦想变得遥不可及,引发读者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最后,“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在这片充满战乱的土地上徘徊,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与不舍,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它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更蕴含着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邝露
朝代:明

(1604—1650)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猜你喜欢

周以言黄圣长过余问疾

一丘栖病每经旬,二仲相过惜暮春。

罗雀不知东郭骑,逢人初著北山巾。

枝生肘上看非累,花落藩间悟是因。

且覆清尊判尽醉,何曾灵药驻芳辰。

(0)

户曹席上赠王进士宗沐

少年献策承明后,遂见乘轺出汉关。

司马新为巴蜀使,买臣初向会稽还。

江边路转通吴苑,天外霞标指越山。

不是绛纱门下客,何由琼树一相攀。

(0)

得子约弟过海印废寺之作因寄

先朝敕寺总知名,初地曾逢御辇行。

宝阁近随荒草没,金河翻共曲池平。

鸟来尚识听经处,马过空闻绕塔鸣。

独往题诗怜小谢,了看尘劫得无生。

(0)

募兵作

汉家西域有烽烟,列郡徵兵诏护边。

吴楚轻剽亡命起,幽并游侠感恩先。

身从都尉新承钺,名系良家尽控弦。

为语凤楼休借问,功成龙塞遂言还。

(0)

怀归

故园献寿亲能健,春夜开筵兴不违。

两地离怀人惜别,暂时欢赏客忘归。

醉听锦瑟歌犹度,仰视银河落渐微。

今夕月明江上路,烟波回首泪沾衣。

(0)

与学仙者谈玄因讽以诗

秦王访方士,汉武学神仙。

安车来海上,蜚观架云边。

宝鼎藏灵药,金箱出异编。

日曾陪寝殿,时或幸甘泉。

高掌朝承露,祥光夜亘天。

从官数遗献,中使每传宣。

巨迹逢难就,轻舟去不还。

徒然闻望气,讵可得延年。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