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阔无归计,言归路更长。
相看疑绝塞,惜别在重阳。
寒水烟迷棹,高天雁带霜。
此中殊洒落,谁得拟行藏。
意阔无归计,言归路更长。
相看疑绝塞,惜别在重阳。
寒水烟迷棹,高天雁带霜。
此中殊洒落,谁得拟行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送方世五归白下》。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情感深沉而真挚。
首联“意阔无归计,言归路更长”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与不舍。诗人感叹友人虽有归心似箭之意,但实际归途却漫长而艰辛,暗示了离别的痛苦与无奈。
颔联“相看疑绝塞,惜别在重阳”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诗人与友人在重阳节这天相看,仿佛置身于遥远的边塞之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深深惋惜。
颈联“寒水烟迷棹,高天雁带霜”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寒水之上烟雾缭绕,船只在烟雾中显得模糊不清;高空中大雁南飞,身上带着霜雪。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喻了离别后友人旅途的艰难与孤独。
尾联“此中殊洒落,谁得拟行藏”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感慨。在这样的离别中,友人显得洒脱不羁,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或模仿他的行藏呢?这句话既是对友人个性的赞美,也是对离别后孤独与寂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离别之苦的深切体会,以及对友人独立人格的欣赏与敬佩。
戊辰三月晦,端居倦烦促。
是时天久旱,炎烝剧三伏。
出门得幽寻,佳处在东北。
二子俱可人,皎皎莹冰玉。
得趣琴有弦,对案食无肉。
初弹醉翁操,再鼓南风曲。
琅然山水音,一洗瘴雾毒。
陈园俯江郊,茅茨拥修竹。
造门慕子猷,缓步效颜斶。
汲泉瀹佳茗,萧散谢羁束。
清华临水岸,下有万荷绿。
披榛访萧子,清净独无欲。
黎沈爇瓦鼎,溪荪养石斛。
杖藜转修径,夹道森乔木。
归途遇冯姥,敛袂不羞缩。
蕉花杂山丹,槟榔绕新屋。
欲我留姓名,呼儿为磨墨。
似怜穷独叟,曾忝十州牧。
良辰不易遇,此会岂难续。
他时傥重来,更为呼醉秃。
《叙游二十韵呈亨叔列之》【宋·李光】戊辰三月晦,端居倦烦促。是时天久旱,炎烝剧三伏。出门得幽寻,佳处在东北。二子俱可人,皎皎莹冰玉。得趣琴有弦,对案食无肉。初弹醉翁操,再鼓南风曲。琅然山水音,一洗瘴雾毒。陈园俯江郊,茅茨拥修竹。造门慕子猷,缓步效颜斶。汲泉瀹佳茗,萧散谢羁束。清华临水岸,下有万荷绿。披榛访萧子,清净独无欲。黎沈爇瓦鼎,溪荪养石斛。杖藜转修径,夹道森乔木。归途遇冯姥,敛袂不羞缩。蕉花杂山丹,槟榔绕新屋。欲我留姓名,呼儿为磨墨。似怜穷独叟,曾忝十州牧。良辰不易遇,此会岂难续。他时傥重来,更为呼醉秃。
https://shici.929r.com/shici/SWNRg9v.html
结亭临大江,浯溪出其侧。
道人傍溪月,月照溪逾碧。
当知月在天,分身千百亿。
此月有亏盈,我心本澄寂。
合眼听溪声,开眼见溪色。
声色两不留,我心何处觅。
梦觉月在窗,还如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