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渚蒹葭扑晴雪,蓼花暗染猩猩血。
七月八月江水深,戏藻穿蒲饱鱼鳖。
大船小船高揭篷,罾罩竞入洄流中。
碧涛徐捲手初举,锦鳞翠鬣翻秋风。
个个肥鲜真可爱,石火争敲煮鲑菜。
收筒欲向浦口归,携筐拟就沙头卖。
船尾儿牵阿母裳,瓦盆酒熟爷试尝。
母笑持飧儿待哺,浑家共乐云水乡。
尽日忘情对鸥鸟,万事无萦贫亦好。
却嫌富贵有危机,此身甘伴沧浪老。
烟渚蒹葭扑晴雪,蓼花暗染猩猩血。
七月八月江水深,戏藻穿蒲饱鱼鳖。
大船小船高揭篷,罾罩竞入洄流中。
碧涛徐捲手初举,锦鳞翠鬣翻秋风。
个个肥鲜真可爱,石火争敲煮鲑菜。
收筒欲向浦口归,携筐拟就沙头卖。
船尾儿牵阿母裳,瓦盆酒熟爷试尝。
母笑持飧儿待哺,浑家共乐云水乡。
尽日忘情对鸥鸟,万事无萦贫亦好。
却嫌富贵有危机,此身甘伴沧浪老。
这首明代诗人倪谦的《捕鱼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捕鱼场景。首句“烟渚蒹葭扑晴雪”,以烟雾笼罩的水边芦苇丛比喻为洁白的雪,形象地展现了夏日清晨的宁静与清新。接着,“蓼花暗染猩猩血”一句,通过鲜艳的蓼花与暗红色的想象,象征着捕鱼的热烈与收获。
“七月八月江水深,戏藻穿蒲饱鱼鳖”两句,点出捕鱼的季节和地点,江水深邃,鱼儿丰富,渔夫们驾船穿梭其间,忙碌而富有生机。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船只大小各异,篷帆高扬,渔网密集投入水流的热闹景象。
“碧涛徐捲手初举,锦鳞翠鬣翻秋风”两句,通过动态的笔触,描绘出捕鱼者用力拉起渔网,满载鱼儿在秋风中欢腾的场景。鱼儿肥美,令人喜爱,诗人又写到石火烹煮鲑鱼的热烈气氛,以及渔夫们准备售卖的期待。
最后四句,诗人以家庭温馨的场景收尾,孩子们牵着母亲的衣裳,一家人在船上共享瓦盆中的美酒,母亲笑着准备饭菜,全家在水乡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他们忘却世事烦忧,即使贫穷也感到满足,更愿意选择与自然相伴,甘愿在清贫中老去,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富贵生活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渔家生活,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以及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
自入春来,花信费、几番风了。
先付与、红妆万点,苍颜一笑。
旧说沈香亭北似,今虽濯锦江头少。
最可人、枝上月笼春,烟含晓。亨会称,花王好。
嘉聘惜,梅兄早。对芳容细玩,天然新巧。
羯鼓不须催太甚,霓裳易散梨园老。
任杜鹃、犹自殿韶华,呼殷道。
岷峨寿佛东来,手移斗柄春寰宇。
经纶事业,诗书流出,时为膏雨。
载采三阶,炳丹一念,雍容枢辅。
望岩廊风范,扬休山立,真汉相、殆天与。
国步时当如许。赖明堂、倚空一柱。
苍生引领,整齐中夏,奠安西土。
多士相期,直须无愧,范韩文富。
且梅边一笑,春风祝公,寿介东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