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宿孤村迥,山行十里荒。
犊眠衰草壤,马踏落梅香。
入眼春晴薄,打头风势扬。
莫嗟登陟苦,明日看潇湘。
野宿孤村迥,山行十里荒。
犊眠衰草壤,马踏落梅香。
入眼春晴薄,打头风势扬。
莫嗟登陟苦,明日看潇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独特情感和哲理。
"野宿孤村迥,山行十里荒。" 开篇就设定了一个孤寂的场景,诗人在荒凉的乡村中过夜,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十里,这种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旅途中的艰辛。
"犊眠衰草壤,马踏落梅香。" 这两句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表达了季节变化带来的生机与美好。牛羊在枯萎的草地上休息,马蹄践踏下的梅花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些细节不仅描绘出春日景色,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入眼春晴薄,打头风势扬。" 这两句则转向天气和季节感受的描写。春日的阳光温暖而微薄,微风吹拂着脸庞,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同时也强调了春日里不可忽视的生机与活力。
"莫嗟登陟苦,明日看潇湘。"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心境。在艰难困苦中不必叹息,因为每个清晨都有新的希望和美景等待着我们。这也反映出诗人面对旅途中的艰辛时,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一个既孤寂又美好的旅行画面。
重华宫中白日长,山龙绚烂垂衣裳。
玉阶朝罢南风起,干羽不动生微凉。
是时治定作韶舞,中有桐琴音最古。
坐把五弦为挥弄,不觉南风满窗户。
一弹民愠解,再弹民阜财。
直令四海亿万姓,熙熙鼓腹登春台。
时有五色凤,飞来表休瑞。
雍雍玉阶前,亦感重华意。
重华之意良苦深,意在生民不在琴。
九疑云冷世已远,人人争欲闻其音。
祇今重华御八极,每弹五弦长叹息。
南风长养百馀年,黑发蚩蚩岂能识。
我持此歌送使君,生民久待南风薰。
承宣政是君所职,愿早流播人间闻。
有秋望成稔,中夏伤旱乾。
焚惔势日殷,烈若火燎原。
良宰念农力,悯恻心靡安。
天泽苟弗霈,岁功复何观。
推诚契神虑,幽感通巫言。
风云倏冥晦,会使天瓢翻。
奉言谒龙府,万叠淩云关。
所将惭匪德,曷敢辞险艰。
仰彼庚桑子,惠兹畏垒山。
玄冥倘能格,大穰行当还。